當沖不理性,卻很合理!《致富心態》顛覆你的投資觀:為何合理比理性更重要?

2023-03-02 12:40

? 人氣

《致富心態》:合理比理性更重要(圖/Pixino)

《致富心態》:合理比理性更重要(圖/Pixino)

金融學術界致力用數學式找出最理想的投資策略。但我的理論是,在現實世界裡,人們不想要數學算出來的理想投資策略,而是想要晚上能夠睡得最好的策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經濟學家哈利.馬科維茲(Harry Markowitz)因為研究風險與收益間取捨關係的數學算式,贏得諾貝爾經濟學獎。1950年代他首次開發理論模型時,就有人問他如何投資自己的資金,並請他說明自己的投資組合配置:

我清楚看到,假使股市上漲我卻沒有跟到,或是股市下跌時我完全陷入其中,我都會很鬱悶。我的企圖是讓未來的後悔最小,因此我把資金分成兩半,分別放在債券與股票上。

馬科維茲最後改變投資策略,使用多元分散的投資組合。但這裡有兩件事很重要。

第一是「未來的後悔最小」,這很難合理化的寫在紙上,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容易證實。理性的投資人會根據實際的數據做出決策,但追求合理性的投資人不是會在會議室做決定,周遭圍繞著你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高度評價的同事;就是會和你的伴侶一起做決定,而且你不想讓對方失望;不然就是會用決定來反駁妻舅、鄰居或自己的懷疑等不太實際、卻很現實的考量。從嚴格的財務角度檢視,投資帶有一種往往會被忽視的社交元素。

第二是這樣很好。在馬科維茲接受傑森.茲威格(Jason Zweig)採訪,說明自己的投資方式後,茲威格反思:

我的觀點是,人們既不理性,也非不理性。我們都是平凡人。我們不喜歡沒必要的思考,而且我們需要不斷集中注意力。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先驅打造自己的初始投資組合時,竟然很少考慮自己的研究方法,這一點不足為奇;後來他調整投資組合也不讓人訝異。

馬科維茲既不理性,也非不理性。他講究的是合理性。

財務領域中經常被忽視的一點是,某件事就技術上來說沒有錯,但在事件的脈絡下檢視卻不合理。

2008年,耶魯大學兩位研究人員發表一項研究,主張年輕存款戶買進股票時,應該用二比一的槓桿比例(two-to-one margin,每投入兩美元資金,就有一美元是舉債)來增加退休帳戶的投資。這篇研究建議投資人,隨著年紀增加,逐漸下修槓桿比例,也就是在年輕時冒比較高的風險,而且承受比較強大的市場波動,但老年時則相反。

即使你年輕時使用槓桿操作,導致一貧如洗(如果使用二比一的槓桿比例,市場只要下跌50%,你就會變得一無所有),研究人員認為,在散盡家財後,只要能振作起來,依照原定計畫走,持續將存款按照二比一的槓桿比例投資,長期而言還是會成為有錢人。

這個數學算式理論上可行,是一套理性的策略。

但實際上幾乎可以說非常不合理。

延伸閱讀:你長期投資基金一定賺?錯!9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今年到期,竟有6檔還在賠

沒有正常人可以看著退休帳戶裡的錢百分之百消失,還泰然自若的繼續執行這個策略。他們會退場,尋找其他的選項,或許還會對財務顧問提告。

研究人員主張,一旦採納他們的策略,「預期退休時擁有的財富,會比生命週期基金(life-cycle funds)高出90%。」這一點也是百分之百不合理。

實際上,有一個理性的原因支持看似不理性的決定。

讓我告訴你,那就是:你熱愛自己的投資標的。

這不是傳統的建議。對投資人來說,宣稱對投資標的毫無感情幾乎是榮譽的象徵,因為這樣看起來很理性。

但是你如果對自己的策略或手中的股票沒有感情,一旦它們變成燙手山芋,有很高的機率你會選擇脫手,看似理性的思考反而會變成一種負擔。合理的投資人因為會熱愛他們那套技術上不完美的策略而有優勢,因為他們更可能堅持這些策略。

很少財務變數會跟在不景氣期間堅守策略一樣,與績效有那麼高的相關性,無論是從特定時期取得的績效數字,或是從機率來看,都是如此。檢視在美國市場賺錢的歷史機率,單日賺錢的機率是一半;一年賺錢的機率是68%;十年賺錢的機率是88%;二十年(至今為止)則是100%。讓你留在市場上的任何因素,都有可以量化的優勢。

如果你把「做自己喜歡的事」視為快樂生活的指南,這幾個字聽起來就像是空洞的幸運餅乾籤文;但如果你視它為某種提供必要的耐力、以便提高可量化成功機率的事物,那你就會明白,它應該是任何財務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你投資一家前景看好、但你卻不在乎的公司,當每件事情都很順利時,你可能還會樂在其中;但當情勢不可避免的翻轉時,你就會突然因為你沒興趣的公司虧錢。這會成為你的雙重負擔,而最有可能發生的就是你會換間公司投資。但如果你一開始就超級熱愛某一家公司,包括它的使命、產品、團隊、科學技術或其他種種,當你虧錢或企業需要幫助時,你至少會因為覺得自己是某個有意義任務的一份子,而將不可避免的負面觀感淡化,這可能就是阻止你拋棄股票並繼續持有的必要動機。

此外,還有其他幾種狀況是,依據合理性來理財更加合適。

有充分證據顯示人們有「本國偏誤」(home bias)的情況,這是指人們偏愛投資自己國家的企業,因而忽視地球上其他95%以上的公司。這並不是理性的做法,除非你認為投資實際上就是把資金交給陌生人。要是對陌生人很熟悉會讓你更有信心去支持他們,那就是合理的做法。

對大多數投資人來說,當沖與選股並不是理性的行為,成功的機率很低。不過如果小額投資在當沖與選股上可以讓你「止癢」,不去動用其他更多元分散的投資部位,那麼這些操作就很合理。投資人喬許.布朗(Josh Brown)鼓吹要多持有多元分散的基金,不過有一次卻解釋為什麼他也同時買進少量的股票:「我會買股票不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可以創造alpha(超額收益)。我只是很喜歡股票,而且從20歲開始就有股票。加上這是我的錢,我要拿來做什麼都可以。」這聽起來很合理。

大多數對未來經濟與股市走勢的預言都很恐怖,但是做預測是合理的行為。就算未來真的禍福難料,你也不會一早起來就告訴自己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依據投資預測採取行動是危險的行為,但我也理解為何人們老愛試圖預言明年會發生什麼事。因為這就是人性,這樣做很合理。

已故的先鋒集團創辦人約翰.伯格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推廣低成本的被動指數投資,他的兒子則自己創業,成為主動型、收取高額手續費的避險基金與共同基金的經理人,多人認為這一點反差很有意思。伯格曾經批評收取高額手續費違反「簡單算數的無情鐵則」(the humble rules of arithmetic),但他卻把部分的錢投資在兒子的基金裡。他要怎麼解釋這件事?

「我們會為家人做些事,」伯格對《華爾街日報》說:「要是這樣的行為前後不一致,我只能說,人生本來就不會始終如一。」

誠然,人生鮮少始終如一。

作者介紹: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

創投基金協和基金(The Collaborative Fund)合夥人、之前是《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與理財網站萬里富(The Motley Fool)專欄作家。曾贏得兩次美國商業編輯與記者協會(Society of American Business Editors and Writers)頒發的最佳商業獎(Best in Business Award),以及《紐約時報》希尼獎(The Sidney Award),也曾兩次入圍杰洛德‧羅布傑出商業寫作獎(Gerald Loeb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Business Writing)。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