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不好,先別急著罵!育兒專家建議家長要做3件事,才能讓小孩專注又自律

2023-01-15 09:30

? 人氣

父母平時一定要注意跟孩子說話的方式,那些輕易說出口的話,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示意圖/取自Pexels)

父母平時一定要注意跟孩子說話的方式,那些輕易說出口的話,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示意圖/取自Pexels)

在過往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們總是在試圖用各種方式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培養他們的學習動力,然而過多的監控手段和激勵方式反而破壞了動機的生成。外部手段干預誘發的僅是孩子對被監控的反抗和對獎勵本身的興趣,卻並不能給孩子的自身能力帶來實質性的提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讓孩子自發地形成學習動力,實現自我激勵,讓他們知道自己有無限的潛力。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就能做到,這並不難。培養孩子原動力的第一步,是轉變孩子長久以來的思維模式,從固定型思維轉化為成長型思維。接下來,我們可以透過塑造目標感、成就感和價值感,來具體激發孩子的原動力,把「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成長型思維:強調努力而非天賦

在陪伴女兒長大和多年從事自主學習力研究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家長都和我有同樣的感嘆:有些孩子學習自覺主動,井井有條,有些孩子則拖拖拉拉,不讓人省心。為什麼同樣年齡的孩子,差距會這麼大?!

我們常常看到,那些所謂「學霸」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井井有條,非常自律,而且善於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彷彿有什麼東西在激勵他們不斷地汲取知識,在各個方面持續提高。我女兒剛上國中時,放學回來跟我說,他們班上的同學課間玩的遊戲是互相挑戰做數學難題。是不是非常令人羨慕?我第一次聽到這件事時也感到很驚訝。

可見,這些孩子已經完全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就是我們說的「原動力」,即具有較強的學習自主性。他們既有強烈的內在渴望,又有一定的行動力,能夠自覺自願地付出努力,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

原動力與思維模式

當孩子沒有動力、沒有熱情去學習,而是靠老師、家長不斷推動甚至是逼迫向前時,我們首先應該注意,這一定是孩子的學習原動力出現了問題,我們需要從中找到根本原因。

整體來看,原動力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生物性原動力,指要生存下來的動力;第二種是外在動機,即尋求獎勵、避免懲罰的動力;第三種則是內在動機,即想要主導自己的生活、學習,並且創造新事物,努力做得更好的內在需求,這裡就包括我們所講的學習原動力。

我經常能聽到有些家長說,孩子就得罵,一罵就去學習,效果立竿見影。但問題是,打罵對孩子產生的副作用非常大,而且一旦不批評、不打罵,孩子就會懈怠。這種方式只能產生短期效應,很難達到長期效果。

它只是促使孩子學習的一種外力,而孩子的學習原動力並沒有被激發出來,一旦外力消失,或者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打罵便不再奏效。尤其是到了青春期,孩子與父母的衝突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家長在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時候,不要過多注重外力,而是要看長遠,切實幫孩子形成學習原動力。

對於學習這件事,內在動機的產生來自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思維模式、自主性、目標感、成就感和價值感等,其中養成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孩子產生學習原動力的第一步,也是重中之重。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在《心態致勝》一書中將人的思維方式分為成長型和固定型。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任何能力和技能都可以透過後天努力得到發展,他們更樂於接受挑戰,並且積極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而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後天的努力無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更無法改變自己的天賦,一旦遇到需要透過努力才能克服的困難,他們就會馬上放棄。因為一旦失敗,就意味著自我否定。

反映在孩子的學習原動力上,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具有如下三個特點:

1.不服輸,認為個人能力能夠透過努力獲得提升。

這樣的孩子有一股不服輸的拼勁,認為自己的能力可以透過努力來培養並獲得提升。一件事情完成得好與不好,跟他是什麼樣的人沒有關係。只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2.不自卑,專注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遇到困難時,他們不會認為自己是愚蠢的,或者沒有能力完成這個任務。相反,他們會專注於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

3.不自滿,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

獲得成功時,他們也不會驕傲自大,因為他們知道,這僅僅是自己比別人多付出努力而獲得的結果。比自己優秀的人,他們付出的努力和代價也許比自己更多。

這就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在這種思維模式的驅動下,孩子能夠積極主動地付出努力,見賢思齊,不斷超越自我。隨著孩子的成長、年級的提高,這種思維模式帶來的優勢也會越來越明顯。與之相反,那些沒有成長型思維的孩子在學習上則表現出極度的不自信:他們覺得自己學習不好是沒有天賦;遇到問題不敢面對,只想馬上放棄;一旦失敗,就會產生自卑情緒,自我否定,甚至誤入歧途。

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差距如此之大,既有先天形成的因素,也有來自後天的不斷塑造。人的思維模式在成長和生活的各個階段都會產生變化,並非一成不變,那麼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應該如何培養呢?

舉個例子,曾經有一位家長向我諮詢:她的孩子上二年級,數學只考了五十九分,而班裡大多數學生的分數都在九十分以上,她因此非常生氣,覺得自己的孩子太不用心了。她沒有控制住情緒,對孩子嚷道:「我給你找的補習老師都白找了。花了這麼多錢找老師補習,你竟然沒有一點進步。你們班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在九十分以上,你考不到九十分就算了,竟然不及格!你可真笨!我的面子都被你丟盡了!怎麼好意思見老師和其他家長?!」

我能理解,當父母這樣做時,心裡的願望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與同學的差距,好好努力,認真學習,下次能夠把成績提高一些。但遺憾的是,孩子的想法往往與你的初衷背道而馳。當你說孩子「笨」、「蠢」的時候,他們心裡可能真的在想「我就是一個笨蛋,我什麼也不會,這麼簡單的題目我還做錯」,甚至由此延伸到「我的成績這麼不好,我媽媽怎麼可能愛我?我不配得到好東西,我是一個沒用的人」。

那麼,孩子接下來可能會採取一些極端措施,比如透過作弊獲取高分,或者自行修改考試分數等。這就產生了極大的負面作用。可見,當我們用上述方式教育孩子時,孩子就會形成固定型思維,他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行」,不可能透過努力獲得進步。

這個家長的行為其實很具有代表性,她對孩子說的話,並不是在評價事情本身,而是變成給孩子自身做出評價,甚至給孩子「貼標籤」。那麼當你想要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時,遇到此類情況,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呢?這裡我給出三點建議及表達方式。

調整自身思維方式,認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這位媽媽在與我的諮詢對話中也察覺到了自己做法的不妥,所以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思維和做法。她調整好情緒,心態平和地問了孩子一些問題:「我看到你這次考試得了五十九分,你對自己的分數有什麼想法嗎?你認為這次分數低,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失誤,以後需要注意哪裡呢?考試中答錯的題目現在會做了嗎?需要爸爸媽媽幫幫你嗎?」

這一次,她用了「我看到……」這樣的句式,這是客觀地描述孩子學習的一些細節,而不是家長自己的主觀評價,也不是對學習成果的評價。當我們這樣與孩子溝通時,孩子就會知道,我們是在就事論事,探討這次沒考好的原因。媽媽提出的幾個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思考,這次考得不夠理想是哪裡忽視了,哪些地方還需要多注意,更加努力,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並且,孩子能夠感受到,如果自己需要幫助,可以找爸爸媽媽,他們會幫助自己一起解決。

家長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做法發生變化,孩子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就會隨之變化。此時,考試分數不再是我們唯一關注的重點,孩子也開始主動思考自己的失誤和沒有掌握的知識。如果家長能夠長期用這樣的方式跟孩子溝通,那麼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任何問題和挑戰時,就都會主動尋找解決的辦法。

強調努力,而不是天賦

還是針對上面的案例,那位媽媽可以指著試卷上的一個答錯的題目,這樣跟孩子說:「我看到,這題你沒有寫對。如果要掌握這題的重點,你可以怎麼做呢?多練習幾遍,會不會對你有幫助呢?」如果孩子透過練習把題目做對了,家長就要及時肯定孩子的努力:「你透過練習把這些錯誤全部改過來了,所以你熟練掌握了這道題目,下次再有同樣的題型,你就知道怎麼解答了。」

當你用這種方式和孩子溝通時,孩子就會覺得,題目做對或者做錯,跟自己是否聰明沒有關係,而是跟自己的努力程度相關。透過努力,孩子能夠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和挑戰,感受到學習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體會到學習本身的愉悅。他們會逐漸形成一種熟能生巧的意識,開始變得勇於迎接挑戰,並且變得越來越具備成長型思維的特徵,學習原動力也會越來越強。

作為家長,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跟孩子說話的方式,那些輕易說出口的話,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正確地誇孩子,少說「你真棒,你真是天才,你太有天賦了」之類的話,而是多用「你透過……所以……」這個句式,讓孩子知道,只有透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獲得成長的結果。

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籤」

也許是因為透過「貼標籤」來判斷、評價一個孩子太容易了,所以任何時候你都可能不假思索地就給孩子貼上「標籤」。在上述案例中,那位媽媽在面對孩子考試不及格時,就很粗暴地給孩子貼了一個「標籤」,例如「你可真笨」。此外,家長給孩子貼標籤,其實是為自己糾正不了孩子的行為找個藉口──「這件事情我沒辦法,孩子性格就那樣,改不了」。可是對孩子來說,貼標籤會讓他將一種行為轉變成一種身分。例如,「我很聰明,即使我不努力,也能輕易地把這些東西學好」,或者,「我沒做對這道題目,我就是個笨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行為,比如看到小朋友不願意跟人打招呼,就說他們膽小、害羞;見到小朋友逢人便打招呼,就說他們自來熟、話多;看到一個每次考試都不及格的孩子,就說他笨;看到孩子每次考試都得滿分,就說他聰明,等等。

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應該把對孩子行為的評判跟對孩子本身的評價區別開。也就是說,評判是對事不對人的。在遇到挑戰的時候,家長要跟孩子說「在……這件事情上,是因為……還需要加強」,而不是簡單地給孩子貼個標籤,這一點很重要。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關注每一件事情本身。例如,家長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在成績沒有提升這件事情上,是因為……還需要加強,如果你需要幫助,你可以找爸爸媽媽,我們就在這裡,願意陪你一起練習。」而不是說他笨、不努力。

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長千萬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是要坦誠地指出孩子的問題所在,並且想辦法跟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切勿讓孩子覺得,是孩子自己的能力不足,才導致沒有做成某件事情,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他只是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已。

相反,當孩子取得成功時,家長千萬不要簡單地表揚孩子「你真是太聰明了」,因為這樣簡單地給孩子貼標籤,反而會讓孩子覺得,是天賦讓他順利地做成了某一件事,而不是自己付出的努力。要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就應該讓孩子知道,只有透過刻苦努力,才能把一件事做好。作為家長,要始終鼓勵孩子,始終以挑戰的思維引導孩子。孩子的成長型思維一旦形成,就會激發原動力,自主學習的動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孩子的未來就會擁有無限可能。

作者介紹|付立平

蜂蜜教育創辦人,影響超過一百萬個家庭的家庭教育和兒童自主學習力培養專家。

曾任「樊登讀書‧新父母」學習力導師、央視網《少兒守護人》家庭教育專家、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註冊家長與學校講師、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明星家庭教育顧問、深圳衛視《辣媽學院》家庭教育顧問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媽媽,我要學:不催、不逼、不強迫,教出自動自發的孩子!》

責任編輯/趙鳳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