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職後發現不喜歡這份工作怎麼辦?該早點離職嗎?職涯教練用1圖教你做決定

2023-01-16 10:00

? 人氣

過去在職場工作時,每每聽到這首歌,總會讓我心中感到無比惆悵,開頭是這樣唱的:「星期日消逝的聲音/滿是遺憾的聲音/那是我內心沉重的聲音。」實際上根據研究統計顯示,最容易心臟麻痺發病的日子也是星期一。究竟有多少人能夠在星期一早上,滿心期待地出門上班呢?無論是剛進公司,或是工作好幾年,還是換過幾次工作,大多數的上班族都對自己的工作不滿意,對未來充滿恐慌。他們大部分都是因為目前的工作前景渺茫、意義不大、薪水又少,因而萌生離職的念頭,許多上班族都是像這樣隨波逐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如果能善用對現況的不滿,這種想要改變的「迫切感」,正是讓自己做出改變的轉機。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唯有身處在痛苦中,才會產生勇於改變現況的力量。但這種迫切感沒有方向,只有在方向明確時,這股力量才會化為前進的動力。而「我」正是能為這股力量指引方向的人。這就是為什麼必須要先認識自己,了解「我是什麼樣的人?」

什麼工作才最適合自己?取決於「我是誰?」

在青少年時期, 我們為了確立職涯方向, 最先問的問題是:「我想從事什麼(What)工作?」我們有太多的選擇,選擇越多時卻越不自由,反而會引發混亂和無助感,這就是所謂的「選擇障礙」。這世界的工作有上千上百種,我們不可能了解每一種工作的性質,因此自然而然會透過父母、老師、學長姐等旁人的建議和意見去了解,也會受到社會趨勢的影響。例如,我們常會依據「專利師這份工作前景相當看好」這種片面資訊,而決定未來的工作。接著,開始煩惱如何(How)獲得這份工作?讀哪所大學?念什麼科系?考什麼證照?(參考圖3)

這種方式的盲點在於不是由內而外,而是由外而內。由外而內注入的夢想,並不會帶來熱情。對工作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後,就會開始產生「Why」的自我叩問。即使努力成為了夢想的專利師,過了幾年後,也可能會冒出「我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這份工作不適合我」的念頭,不禁為此垂頭喪氣。平均每過三年,許多上班族會為了該不該離職而陷入煩惱,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這種空虛感,源自於沒有從根本的問題開始問起。

由外而內的職涯煩惱。(圖/采實文化提供)
由外而內的職涯煩惱。(圖/采實文化提供)

我們應該反過來問,問自己「想做什麼工作(What)」前,先問「為什麼(Why)」。為什麼這份工作會吸引我?為什麼我想成為那樣的人?透過自我叩問的過程,慢慢發掘自己的內在。所有的職涯探索,都必須回歸到源頭「我」身上(參考圖4)。當問題不是由外而內的探討,而是由內而外的延伸時,才能扎穩根基後茁壯成長。職場上大部分的上班族之所以會隨波逐流,原因在於他們並沒有由內而外的探索自我,而是單純從外在的角度看事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