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早就全面禁菸,為何新飛機還「設有菸灰缸」?70年代一場慘案,令航空業不得不這麼做

2018-07-30 15:21

? 人氣

中國民航業真正意識到機上吸煙的安全隱患,還要從1982年一場空難說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82年12月24日,中國民航2311號班機在即將抵達廣州白雲機場時,一名乘客不小心把未熄滅的煙頭掉在座椅滑軌與機艙內壁間的縫隙中,導致煙霧四起,飛機在緊急降落後,機艙內煙霧轉為明火,最終導致25乘客因未來得及逃生而喪生,另有33名乘客受傷。

2311號班機空難的第二年,中國民航局出臺了國內航班禁煙的規定,不過一直到1993年,禁煙令在才逐步在國際航班上推行。

在飛機上抽煙除了威脅到飛行安全外,對不抽煙的乘客也是一種危害,民航史上也還曾發生過這樣一起悲劇。1998年,一名叫漢森的乘客在乘坐奧林匹克航空時,由於他對二手煙過敏,而飛機上的吸煙區和非吸煙區沒有分隔開,在數次要求更換座位未果後,最終因過敏反應死亡。漢森的家人打了近6年官司,事情最後以法院判定航司賠償70萬美元告終。

對乘客禁煙,但駕駛員有抽煙「特權」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不斷提高,加上吸煙產生的焦油和尼古丁經常造成飛機排氣活門堵塞,機上禁煙逐漸成了國際通用做法,但其中少不了煙草公司與航司之間和利益博弈。

美國航管局(CAB)曾在1977年投票通過商業航班禁煙令,但在1984年卻又解禁,時任局長的DanMcKinnon話裡有話:「我認為不吸煙者有權利,但禁煙的可行性與現實情況之間涉及到市場衝突。」

儘管如此,在安全問題下,禁煙還是成了不可阻擋的潮流。1988年,美國從兩小時以內的國內航班開始禁煙,隨後於1990年擴展至6小時以內的國內航班,2000年以後,國內和國際航班已全部實施禁煙,其他國家紛紛效仿,但以雪茄出名的古巴應該是在這件事上最頑固的國家,一直堅持到2014年才宣佈國際航班禁煙。

機艙內保持無煙環境,不抽煙的乘客自然是拍手叫好,但對於抽煙的人,尤其煙不離手的老煙民而言,幾小時甚至長達十幾小時無法碰煙,箇中滋味真是一言難盡,並不是我們覺得「忍一忍」就好了。但至少作為乘客,犯煙癮時難受也好,精神不振也罷,並無傷大雅,倘若是一個有抽煙習慣的駕駛員,情況就不一樣了。為了避免飛機駕駛員因長時間無法抽煙而影響注意力,出現情緒波動等戒斷症狀,長期以來,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駕駛員抽煙都是被允許的。

在飛機駕駛艙抽菸。(圖/愛范兒提供)
(圖/愛范兒提供)

在中國民航局去年9月頒佈的《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之前,駕駛艙內抽煙並不屬於禁止行為。雖然新規中確規定民航飛機全機艙禁煙,但由於有兩年緩衝期,很多航司仍沒有嚴格執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