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和食物一起吞進去的空氣,和在腸道消化時產生的氣體所組成!每個人都會放「屁」,可是「屁」的形成原理究竟是什麼呢?屁其實是和食物一起吞進去的空氣,還有腸道細菌所製造出來的氣體。一個大人每天平均都會排出0.5~1.5公升的屁。
吞進去的空氣遲早都會變成屁被排出體外。和食物一起吞進去的空氣並不臭,但是因為消化時所產生的氣體會伴隨腸道細菌所製造出來的氣體,所以才會產生惡臭。

臭氣是在產氣莢膜芽孢梭菌等腸道的壞菌分解食物殘渣時所產生。肉含有大量蛋白質,被分解時很容易會產生臭屁。腸道細菌不只會讓屁變臭,還會製造出有害物質。屁的主要成分有氮氣、氫氣、氧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甲烷等。
只要讓腸道細菌保持健全,屁的臭味就會減少。另外,攝取發酵食物和水溶性纖維,可以讓屁和大便的氣味、大便的硬度保持適當,也能調整身體狀態,預防大腸癌等疾病的發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台灣東販出版《圖解奧妙的人體結構:零概念也能樂在其中!探索身體的組成&運作機制》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