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人不討厭日本,卻仇視韓國?歷史學家一席話,道出「反韓」背後的自卑

2022-11-14 15:56

? 人氣

事實上,本省人與韓國人的初次交往是在日據時代。日本總督府引進了三百多名朝鮮勞工到九份開採金礦,接著有四百多名娼妓到台灣賣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許多朝鮮軍人被派到台灣移地訓練時,與台灣軍人一起受訓之後,被派到東南亞戰場並肩作戰,雙方才開始認識而建立了兄弟般的情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儘管台韓這樣的兄弟,最後不免走上分手之路,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在中國的壓力之下,韓國對中國仍有著「事大主義」的情結,不敢也不能與台灣有政治上的交流。台灣和韓國的發展軌跡一直都很相似,同為被日本殖民過,戰後產業與政治發展的步調也相似,若彼此能夠互為借鏡,互相截長補短,也能夠以謙虛誠懇地學習對方的長處,台韓雙方必然都會有更大的成就。

而且,台韓在一九八八年開始民主化,一九九○年代末期完成「過去清算」,二○○○年前後都實現政黨輪替,落實百分之百的西方民主主義制度,使人民能夠享受自由、民主、保障人權的生活,台韓兩國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亞洲僅有的成功典範,而且同樣是「儒家文化圈」的國家。這種成就,是我們對人類文明的偉大貢獻。

再加上,我們都共同有過為民主受難的經驗,基於這樣的「道德正當性」,我們兩國更應該攜手合作,對民主發展的「後進國家」共同來推動「人權外交」與「出口民主文化」。這是台韓兩國人民在享受民主果實之後,無可旁貸的責任與使命。

二、台灣人的韓國觀

(一)老中青三代的韓國觀

由於台灣人的韓國觀呈現了「哈韓」(哈,是來自英文的Hot,發音與台語的「哈」接近,所以「哈韓」表示「韓國熱」或「熱愛韓國」的意思),以及「反韓」的兩極化現象。筆者以世代來區分的話,大體可以區隔為以下三類。

1.「國民黨世代」(六十五歲以上):因幫助過上海臨時政府,大都以大中國的優越感看待韓國這個「小老弟」。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外省人,但也包括本省人。這個族群的韓國觀充滿了優越感,但未必「反韓」。

2.「斷交世代」(四十五歲至六十五歲之間):因為見證了斷交前兩國紛擾不斷,大都對韓國充滿反感。這些都是接受國民黨教育的戰後嬰兒潮(Baby Boomer)世代。這個族群的反韓意識最強,甚至到了非理性、「逢韓必反」的地步了。

3.「哈韓世代」(十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因為著迷於韓劇與韓歌的流行文化,而普遍喜愛韓國。

但是,這些哈韓族的「韓國觀」並不穩定,未必有興趣對韓國文化與歷史繼續深入探討。而且,對流行文化的喜好能夠持續多久,也因人而異。有趣的是,許多哈韓世代的父母親是反韓族,親子之間在家裡無法有一致的韓國觀,甚至不能談論韓國相關的話題。因此,如何對這個族群提供有效的「知韓教育」,是值得台韓兩國學界、文化界,甚至外交界去深入探討的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