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送火車模型炫耀國力,日本人隔年就自製成功:鐵路如何讓日本從封閉變強國

2022-11-19 07:20

? 人氣

民營鐵路的崛起和鐵路國有化

此後,1874年神戶大阪段,1877年京都大阪段開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880年,精於礦山技術的井上勝牽頭開通了京都大津段的逢阪山隧道。雖然工程中也有人犧牲,但它是第一條純粹由日本技術人員開鑿的隧道。此時政府推出了要逐步解雇外國技師,靠日本人的雙手自主運營鐵路的方針。

同年10月29日的《東京日日新聞》記載到:「據稱,新橋橫濱段鐵路的蒸汽火車,以往從橫濱出發的班次皆由洋人駕駛,下月上旬起終於要由國人掌舵了,洋人則合同期滿不續,其他機械製造及道路測量等雇傭的洋人皆期滿不續。此舉就經濟一事而言,實屬可喜佳話。」

次年1881年,第一家民營鐵路公司「日本鐵道會社」誕生。它是華族出資開辦的企業。政府在西南戰爭後,因資金不足而無法新修鐵道,故而批准設立了該公司,由鐵道局(國家政府機關)或代為建設和運營,或提供資金扶持。

該公司1883年開通了第一條上野熊谷(埼玉)段的鐵路後,線路不斷延伸,靠生絲和煤炭的運輸大獲成功。於是,從20世紀80年代後半段起,民營鐵路公司如雨後春筍湧現,到了90年代,發展到民營鐵路的運營距離甚至超過了官營鐵路。

然而,第一次西園寺公望內閣1906年3月制定了《鐵道國有法》。上年9月結束的日俄戰爭中,許多士兵和軍需物資都靠鐵路運輸,但當時民營鐵路和官營鐵路的直通列車的調度和費用計算都很複雜,耗時耗力。為了方便士兵運輸,軍部提出了鐵路國有化的要求。此外,從行業角度來著眼,要求國家建立統一的鐵路網的呼聲也甚高。

甲午戰爭(1894-1895)後,日本在清國割讓的殖民地臺灣也開始鋪設鐵路。日俄戰爭後,在大陸也擁有了鐵路。

根據《朴茨茅斯條約》,日本從俄羅斯接手了遼東半島尖端部的租借地,設為「關東州」,在旅順設置了統治租借地的關東都督府,為經營長春旅順段的舊東清鐵道及沿線煤礦,1906年新成立了滿鐵(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算是半官半民的企業。

如此從1872年第一條鐵路開通起短短的30餘年,不僅在日本國內修建了密密麻麻縱橫交錯的鐵路網,甚至在臺灣、滿州等海外地區也鋪設了鐵路,並靠日本一己之力實現了運營。從這個意義來說,或許也可以說鐵路的發展是日本近代化的象徵。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Nippon.com,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原標題:鐵路開通150年:追趕歐美列強,明治維新後短短5年內誕生的官營鐵路

撰文/河合敦 KAWAI Atsushi

1965年生於東京。多摩大學客座教授。在早稻田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滿學分後退學(日本史專業)。在高中教日本史的同時,作為歷史研究家和歷史作家從事撰稿工作。著作多達200餘冊。新作有《逆向學習日本史》(光文社智慧之森文庫)、《從不同角度解讀明治維新》(Eastpress)等。

責任編輯/周岐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