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效螞蟻的思維?光陽Ionex換電站如何達成超過九成的換電滿意度?

2022-09-12 13:53

? 人氣

Ionex換電站建設媒體分享會

Ionex換電站建設媒體分享會

看似不起眼的螞蟻,平均每支體重僅0.01公克,但卻可以舉起比自己體重數十倍的物品,這種驚人的力量與群體行動力,總是可以發揮超乎想像的影響力。而在當前的台灣電動機車市場中,也正有一群螞蟻雄兵正在努力耕耘,成效如何,就像螞蟻一樣,雖然身形不大,但效果讓人驚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台灣電動機車市場而論,光陽Ionex 3.0電動機車仍屬後追者,論車輛銷售數、論換電站建置數,確實仍不如當前的領導品牌Gogoro,但也因為後追者的優勢,除了透過前人的例子了解如何避開「雷區」以外,再加上自身光陽機車於台灣多年來於燃油車的經營思維,在整體電動機車的佈局方面有著與領導者的不同處,就單以「換電站」的建置方面,就是個極佳的例子。

未雨綢繆 先把換電站能量準備好

光陽Ionex電動機車公布2022年1~8月期間的車主換電滿意度調查結果。
光陽Ionex電動機車公布2022年1~8月期間的車主換電滿意度調查結果。

就以日前光陽Ionex電動機車於八月底所發表的「站在你身邊」活動中所提出的數據而論,以2022年1~8月期間,雖然並未公布詳細的車輛銷售總數,但以圖表來算,換電站櫃數內的電池數量約是換電車輛數、也就是銷售出的Ionex 3.0電動機車總數的兩倍甚至更多,代表著目前電池數量是相當足夠車主所使用的,也因此根據統計,滿電服務率是相當的高,繳出接近滿分99.68%的成績。換言之,身為Ionex 3.0電動機車車主而言,在電力供給上是無虞且高度滿足需求的。先提升換電站的能量、做好準備,讓車主可以有最好的用車體驗,此點確實就是身為後追者的優勢,從競爭對手過往的發展曲線中汲取經驗的好例子。

佈局機車行 兼具「便利」與「轉型」雙重目的

從2021年3月Ionex 3.0發表以來,雖然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無法如當時所述能於2022年底達到四千座換電站的目標,但截至8月底已達成1,533座的進度,今年底前達成兩千座換電站應該是游刃有餘,且深究當前這1,533座換電站的建置邏輯,其中有高達57.66%、將近六成的比例建置於當前光陽機車旗下經銷維修網絡,也就是俗稱的「機車行」,此點正是立基於過往油車龍頭的優勢,有著全台相當縝密的機車行網絡,也是促使機車使用者「從油轉電」用車習慣轉換的好方式,畢竟對於許多台灣民眾而言,密度比便利商店還高的機車行是從小到大都不可或缺的場景,家門口旁、或是出門轉個彎就會有熟悉的機車行,透過機車行建置便利換電站的思維,確實是傳達把換電站「站在你身邊」主軸的好方式。

再者,對於許多傳統機車行而言,從油至電的轉換,確實不如一般消費者來得容易,對於許多經營者而言是抱持著抗拒心態,但透過便利換電站的建置,不僅不佔機車行既有的維修空間,也無需任何建置成本,減少機車行老闆們的抗拒心態以外,或許也可透過電動車車主的換電行為觀察電車趨勢,透過車主與老闆們間的交流,以更直接的民眾心聲來卸下老闆們的心防,或許也是增加經營者們從油轉電的信心,也可能藉此看到更多未來的商機與可能性。

此外,便利換電站除了以機車行爲佈建主力以外,另外兩大主要佈建領域為飯店民宿業/餐飲業者:20.81%、超商/賣場/連鎖業者:10.18%,將民眾平時使用與假日出遊的場域為第一優先。以便利換電站小而便利的思維,就如一開始所述的螞蟻雄兵之思維,帶給電動機車車主使用上的能源支援。

光陽Ionex換電站在某些特定地區,密集度更勝對手與加油站。
光陽Ionex換電站在某些特定地區,密集度更勝對手與加油站。

或許以整體總量來說,光陽Ionex換電站的數量還不及對手,但一開始就以民眾習慣的生活場域為出發點建置,而非以超大型換電站的「中心化」建置、吸引民眾前往換電的邏輯,打造不同的換電站網絡以外,其實若以特定區域的比較,如新北市的新店、板橋、三重與蘆洲等區,或是台中的北屯、太平、大里、潭子與豐原等區域,以及高雄三民區等,光陽Ionex換電站的數量甚至多過對手換電站,也多過於加油站的密度許多,也說明了光陽Ionex換電站在建置面的獨到角度。

以今年的整體銷售數字表現,光陽機車雖然在油車受到了來自其他對手的強大威脅,電車也尚未完全有著與對手一較高下的銷售能量,但面對此轉變,光陽集團董事長柯勝峯倒是樂觀看待,於日前媒體採訪時表示:「面對當前的銷售能量轉換,我把它視為很棒的轉機,唯有這樣銷售數字的此消彼長,才能讓我們面對未來的電動化趨勢更為看重,而非沈溺在當前油車的優勢中。」

從當前光陽Ionex換電站的佈局邏輯、來自使用端車主的高度滿意,到柯董事長的樂觀面對,或許這便利換電站真的可以發揮螞蟻雄兵的威力,不僅帶給消費者更棒的使用體驗,也可創造出更符合台灣機車族群使用習慣的電能網絡,成果如何?相信到了今年年底,會有更清楚的答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