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如何讓3歲到100歲都瘋狂?背後竟和Apple使用同套策略,並非普通企業可以做到!

2022-09-15 11:53

? 人氣

Disney為了打造夢幻的理想國度,所有的教育訓練到員工下班後的私生活都要管理。(示意圖/取自Pixabay)

Disney為了打造夢幻的理想國度,所有的教育訓練到員工下班後的私生活都要管理。(示意圖/取自Pixabay)

如果想像Apple和Disney一樣,經營一種體驗產業,就必須意識到,不管事業做得有多大,手裡都是一個氣球,氣球可以吹得很大,但是只要有一根針都會破的,都會灰飛煙滅。在說Apple公司的時候,有一個問題還沒有說透,那就是,為什麼在網路時代會出現一個如此奇葩的公司,它幾乎要對所有細節都進行強控制。

前些年,我們都有一個概念,網路時代是一個空前自由的時代,一個好的網路產品,應該是一個用戶隨意揮灑、自由發揮的空間。只要參與的人足夠多,就能湧現集體智慧,裡面自然就能出現高質量的東西。所以,「開放」幾乎是網路的同義詞。微博、微信公眾號都是這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Apple完全違反「網路精神」

但是Apple公司的策略幾乎完全反其道而行之。他們的商店不開放,只賣Apple生產的產品。他們的軟體不開放,只能安裝在Apple的設備上。他們的系統不開放,想在Apple的應用商店裡上架一個App,得經過非常嚴格的審核。這完全違反「網路精神」,怎麼這樣的公司在這個時代反而活得最好,達到全球市值第一呢?所以,前些年朋友們私下討論網路精神的時候,我總是提醒,別張嘴就是Google、Facebook,Apple這個「房間裡的大象」,不能假裝沒看見。

做體驗的產業對所有細節都必須強控制

Apple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為了體驗好。這就牽涉到體驗產業的一個特點,就是不能有一點點瑕疵。舉個例子,你參加了一個旅行團,一路體驗都很好,但是結束的時候在機場把行李丟了,整個行程不管有多少亮點,給你帶來多少快樂,你拍了多少照片,你對這趟旅行的體驗都會是非常糟糕的。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在體驗產業裡,六減一不是等於五,六減一的結果就是零。

所以你會發現,所有做體驗的公司,都是這種強控制型的公司。除了Apple之外,還有一家公司也是這樣,那就是Disney。Disney做的是娛樂業,談不上什麼技術含量,更是一家徹徹底底的做體驗的公司,所以他們在基因上和Apple很像。那就來聊聊Disney公司的一些細節。

從米老鼠到清潔工都是演員

孩子一進Disney樂園,注意力肯定馬上就集中到米老鼠、唐老鴨這些虛擬人物身上了。雖然是虛擬人物,但他們都是真人表演的。那怎麼管理遊客的體驗呢?乾淨、禮貌、待客殷勤,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Disney把園區裡的所有員工,從扮演米老鼠、唐老鴨的員工,到售貨員、清潔工,都稱為「演員」。

這裡是在表演,不是在工作。既然是表演,那就要造一個完整的夢。Disney管理體驗,都是從「造夢」這個目的出發的。Disney的工程師叫「幻想工程師」,他們造的就是幻想。

比如Disney對演員的要求是,你不能只扮演米老鼠,你必須就是米老鼠。所以,只要有賓客在,演員就不允許把頭套摘下來。曾經有一則新聞,唐老鴨的扮演者中暑昏倒了,也堅持不拿下頭套,這是因為Disney世界的規定,不能毀滅孩子們內心的童話世界。演員也不允許在賓客面前談論私人或與工作有關的問題。

在Disney樂園中,明令禁止兩個相同的人物出現在同一個視野裡,比如說絕不能讓遊客同時看到兩個米老鼠。因為在孩子的幻想世界裡,米老鼠就一個,不可能有兩個。能理解這一點,就知道這個體驗管理有多難了。至少,全世界所有演米老鼠的工作人員都必須苦練簽名,全世界米老鼠給孩子的簽名都必須一模一樣才可以。

Disney體驗管理還延伸到八小時之外。比如一名演米老鼠的演員,可以在社交媒體上討論自己扮演的角色嗎?可以穿一半戲服,把頭套摘下來給自己拍一張照,或者是單獨給戲服拍一張照嗎?可以發一張自己扮演的米老鼠的照片到社交媒體上,然後說「這個米老鼠是我扮的」嗎?當然統統都不可以。道理還是那個,任何讓孩子的幻想破碎,讓孩子意識到我眼前的這隻米老鼠是人扮演的細節漏洞都必須堵住。

還不只是扮演者啊。上到CEO,下到清潔工,都是演員,這一套管理流程是針對所有人的。比如,每一個人在園區內看到垃圾都必須彎腰撿起來。請注意,不只是撿起來,連撿垃圾的動作,都需要經過專門培訓。不能蹲下來,而要用一種優美的「瓢蟲」動作。如果你問演職人員:你在撿什麼?他會回答你:我在撿夢想。絕對不能說在撿垃圾,這種細節都是有預案的。

Disney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服務體驗

有人可能會說,明白了,這就是把整個Disney樂園都當作一個舞台,把每一個人的表演細節都管理到位不就行了嗎?不行。因為這是樂園,這不是舞台,觀眾就在身邊,他們是要和你互動的,不可能一言一行都寫在劇本上提前排練。

這就對Disney的體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的界面不能放在自己身上,而要放在用戶的心裡、他的體驗上。這就要求,所有和遊客的互動,都要多想一層。

舉個例子,比如你是櫃台收銀員,快速地把用戶的錢款清點好,保證不出錯,然後交給顧客的時候滿帶笑容地說,感謝惠顧。是不是就已經很棒了?不過在Disney那裡,這根本還不算。

Disney認為的高水準的體驗是什麼?比如,當你深夜購物的時候,收銀員會特意弄清楚你的身分和住址,然後推薦你坐到達酒店的免費渡輪,還會給你一份去碼頭的地圖。當你迷路的時候,餐廳服務員不僅願意給你指路,他們甚至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帶你到達目的地。

再舉一個例子。比如,有人問:「三點鐘的花車遊行什麼時候開始?」這是個典型的蠢問題。如果工作人員回答他,三點鐘開始,或者現在是二點五十五分,還差五分鐘就開始,這都是錯誤的回答。所以,Disney的員工就必須判斷,遊客真正想問的是什麼。是遊行隊伍到達特定地點的時間,或是哪裡是最佳的觀賞位置,或是遊行的線路是怎樣的?總之,不管怎麼回答,底線都是你不能提醒用戶他剛才問了一個蠢問題。

向Disney學習體驗管理

如果想像Apple和Disney一樣,經營一種體驗產業,就必須意識到,不管事業做得有多大,手裡都是一個氣球,氣球可以吹得很大,但是只要有一根針都會破的,都會灰飛煙滅。在體驗產業的邏輯下,這一切都相當脆弱。

在Disney樂園裡,只要有一個細節照顧不到,比如一片枯萎的葉子、一個放錯地方的垃圾桶、一個不友好的提示,比如一個紙袋子上寫著「請勿靠近」,還有兩個工作人員當著遊客的面在談私事,所有這些細節都會把遊客從一個幻想世界裡拉出來。遊客一出戲,之前花大價錢精心營造的體驗就瞬間崩潰了。

有一個說法是,人類正在從農耕經濟向工業經濟、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從一般的服務經濟向體驗經濟演化。也就是說,未來沒有什麼不是體驗經濟。

作者介紹|羅振宇

思維造物董事長,「得到」App創始人。

2012年底創業,打造知識脫口秀節目《羅輯思維》,至今推出七季,點擊量超過20億。2015年推出「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開創「知識跨年」新模式。2016年推出知識服務App「得到」,開闢知識服務全新領域。彙聚各領域內容生產者,並以課程、電子書、有聲書、線下課程、得到高研院等豐富種類的知識產品,實現「終身學習」。到2020年年底,得到App已服務超過4000萬學習者。2020年推出節目《啟發俱樂部》,儼然已打造出頗具規模的「知識經濟」。

羅振宇對商業與網路的獨到見解,以及對人文歷史的深入思考,不僅影響了無數的年輕人,更讓他成為了當代「應用知識」的代表性人物,他的《羅輯思維》更堪稱華人世界「耳朵經濟」模式的最佳案例。

另著有《羅輯思維:迷茫時代的明白人》、《成大事者不糾結》、《羅輯思維:我懂你的知識焦慮》等作品。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你的座標有多大,見識就有多高:羅輯思維【商業篇】向世界超一流企業,學習超一流的商業致勝法則!》(原標題:向Disney學習體驗管理)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