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窮,小孩長大多半也會窮!6大原因讓貧窮「遺傳」給下一代,想擺脫窮忙命運一定要知道

2022-06-18 09:00

? 人氣

二○二一年,事情有了轉機,兩位司機法拉爾(James Farrar)和亞斯蘭(Yaseen Aslam)與Uber纏鬥五年,英國最高法院最終判定「Uber司機是勞工」享有最低薪資、假日與退休金的保障。許多分析師認為,這個歷史性判決,將會是扭轉英國零工經濟的第一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老年的貧窮危機

即使走過了上述的貧窮陷阱,一生收入穩定落在社會平均線上,一旦發生重大傷病、事故,老年貧窮的陰影仍然不散。在《下流老人》一書中,描述高齡化社會下倚賴家庭的福利體制無以維繫,使日本人的老年生活受到衝擊。包括退休金中缺少醫藥費、安養機構費用的估算,子女教育費用升高甚至成為繭居族、啃老族,熟年離婚的贍養費與生活費提升等問題;家庭逐漸失去照護機能,政府又沒有規劃完善的長照服務等困境。「老後貧窮」逐漸成為社會的大問題,其成因並不能都推諉給年輕的時候不努力,背後有其系統性困境。

日本政府的福利制度倚賴公司與家庭的覆蓋網絡,從長期照護、老人年金、住宅政策等,都以家庭或企業為單位,但在社會劇烈變遷下,該政策邏輯恐怕將會進一步加重老年貧窮問題的嚴重性,並進而拖垮整個社會系統。具體而言,退休之後將不再有醫療保險,若個人風險意識不足,將可能面臨自己或親友的高額醫療費用。在少子化社會下,「養兒防老」並以家庭成員為理所當然的長照供給主體越不可行;年金若缺乏適當的規劃,更可能面臨給付不足、甚至破產的困境。

回顧臺灣:我們該如何建立更穩健與公平的社會?

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二○一九年的報告,臺灣是亞洲均富最高收入國家第一名,中產階級比例高,已經是相較之下較為平等的社會。然而,前述的議題反映到臺灣社會上,也可以看到類似的貧窮困境。回應美國社會資本不均的問題,臺灣學者藍佩嘉在《拚教養》一書中,提到了雖然臺灣在居住空間與社交環境下,不同階層的交錯比例較高,但政府與社會提供的教養資源高度集中於中產階級,要求父母有中產階級條件,卻在不同的「教養腳本」中創造了不平等的童年,與難以在公共領域、教育現場中容納不同階級的教養想像。

而雖然不到英國的零工比例,但二○二○年,臺灣非典型就業人口已達7.13%,年增0.67%,外送平臺的興盛更加劇了該現象。而正在加速邁入高齡化社會的臺灣,高齡貧窮恐怕也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未來臺灣的發展方向,如何解決不平等仍然是人類永恆的課題。解決貧窮問題的關鍵不是金錢,而是社會支持網絡、勞雇關係安全感的提供、福利網絡的設計等等,有許多複雜的機制。在個人層次上,作為一個公民,至少我們能將現有的資源「共享」化,持續監督政府建設更完善的照護體制、勞動體制,控制資本成為驅動社會向前,而非剝削窮人的力量。不僅是一日的慈善,集合所有人日復一日改善社會體制的努力,才有機會創造實質均富的社會。

思考題

如果你是一位「窮人」,你認為自己在臺灣社會中從貧窮到脫貧是可能的嗎?需要什麼樣的制度幫助?或是怎樣的社會文化有助脫貧呢?

作者介紹|公民不下課

我們是一群具有人文社會科學背景、在海內外各地讀書工作的青年們,有感於臺灣諸多公共議題相關的討論百花齊放、立場多元,於2019年集結,以「議題討論輕鬆入門」為目標,運用社群媒體經營,透過國內外時事與社會議題的懶人包整理,分享我們認為重要的事物與價值,以及從社會科學視角觀察世界的方法。

我們是徘徊於世界各時區、穿梭於龐雜資訊的20代,希望能提供一個起點,邀請更多人加入,討論身邊大小事與廣闊世界的運行之間的關係脈動。

當放學鐘聲響起,公民課下課,公民不下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平安文化《寫給公民的40堂思辨課:人氣知識平台「公民不下課」,寫給現代台灣人的公民議題讀本!從世界到日常,這些事情,你真的應該要知道!》(原標題:「貧窮」與「脫貧」──如何思考貧富不均的本質?)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