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總是反覆愛上同類型的人?美國心理專家從3點解析,答案藏在童年創傷裡

2022-04-14 15:29

? 人氣

難以面對權威與競爭

許多在家庭中沒得到認同的孩子,人際上的心智發展一直卡在自己與主要照顧者間的關係,孩子不斷努力,想得到權威青睞,無暇思考自己與手足間的競爭關係。日後對人際間的競爭與衝突,會變得既陌生又無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小蓉的母親為例,她的原生家庭經驗延續到婚後,變成自己不斷努力,想獲得丈夫或握有權力者的認可,卻沒有意識到自己同時發展出與丈夫,甚至婆婆間的競爭,但就算意識到,可能也不會處理。

小蓉母親在競爭上的議題,可能與小蓉的社交焦慮有極大的關聯。小蓉不曾被鼓勵自我表達,面對權威者或男性,只被教導做出順服反應,所以當她踏出家庭,在學校或職場上被要求自我展現時,發現環境的期待與自己習慣的方式非常不同。很多社交焦慮者本質上是難以面對權威與競爭。

從以上三個角度回顧感情史之後,我們可以看到小蓉在感情上的卡關,與她個人從原生家庭出來後,亟待成長的議題息息相關。

如果小蓉能夠先在個人議題上好好耕耘,擴充面對權威和同輩競爭的人際知識庫,減輕自己的社交焦慮。在親密關係上,就不需要躲在伴侶後面,自然就會發展出和之前不一樣的愛情故事。

作者介紹|麗莎・馮特思(Lisa Aronson Fontes)

美國麻州大學安姆赫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心理諮商博士,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碩士。過去二十五年來,曾在美國、蓋亞那、智利、阿根廷、波多黎各、巴西等地,積極投入協助受虐兒童及婦女的工作,處理各種棘手的家暴問題。其授課對象包括:醫師、警官、消防隊員、社工師、護理人員、律師等專業人士。

著有《控制型伴侶》、《兒虐與文化》(Child Abuse and Culture: Working with Diverse Families)、《跨文化諮商指南》(Interviewing Clients across Cultures: A Practitioner's Guide)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橡實文化《控制型伴侶:干涉、限制、貶低,你值得更健康的關係》(原標題:回溯愛情史,對照原生家庭互動,找出規律)

責任編輯/林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