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遇寒流殺成紅海,它連13年穩坐國產最貴鮮乳 不是什麼錢都要賺,吉蒸靠「節制」做大生意

2022-01-15 11:10

? 人氣

自營通路確保鮮乳期限

防止被迫促銷、補貨不及

范君諺回憶,早年他們也委託經銷商,但經銷商為了確保貨架滿,習慣大量叫貨,賣不掉再促銷,導致市場價格混亂。「有機店的消費者打電話來抗議,支持我們,轉頭竟然看到量販賣的便宜50元,」他強調,「價格就是你想表達的價值,如果你一直往下走,(品牌)會下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使他決定自己經營通路生意,他解釋,經銷商「以前把你當寶貝,現在小農品牌太多,它也不一定幫你補貨。」一開始,他把生意收回來,銷售量掉3成,忍痛撐過1年才找到生存之道。

例如,全聯的冷藏架是寄售制,「它就像是擂台,品牌進去後,自己要去打仗搶位子,」范君諺比喻。當品牌越盡心注意貨況,該補貨、換掉過期品都及時去做,商品上架的位置就會越好。因此,他要求每名員工負責10到15家門市,每天巡店當排面上鮮乳效期低於1週時就主動下架,保持新鮮,提升產品好感度。「這些經銷都不會幫你做,但我們員工是把門市當自己的格子舖在經營。」

趁著鮮乳還在效期內,范君諺與食品廠合作,加工成利潤更高的冰淇淋、餅乾。而過去這些鮮乳只能低價促銷,甚至報廢。這麼做,不但維持著市面上價位,也不用擔心會減損品牌力。

吉蒸的故事告訴我們,酪農用心養牛,有產品優勢不代表有品牌優勢,想讓品牌獨樹一格,關鍵是經營思維。

當你認清自身價值,集中資源放大它,才能等到被珍視的那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文/游羽棠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