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指數化投資不用停損停利?專家3點證明,「定期定額」股價下跌也不怕

2021-12-10 12:30

? 人氣

在「換個尺度看理性與非理性繁榮」說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次次的「非理性繁榮」與「理性繁榮」的輪替間,指數最終成長到今天我們看到的高度了,在沒有大盤指數的年代,也同樣是這樣運行。如果你仔細看看改用「對數尺度」來看指數的成長,你有發現走勢變成另一種感覺,有沒有看出指數呈現「均值回歸、往上成長」呢?就像下圖這樣的感覺。

(圖/方格子提供)
如果你仔細看看改用「對數尺度」來看指數的成長,你有發現走勢變成另一種感覺,有沒有看出指數呈現「均值回歸、往上成長」呢?(圖/方格子提供)

「均值回歸、往上成長」會出現代表整體市場的指數上,大叔為什麼會如此肯定呢?你可以看這篇「大叔相信的不是指數ETF,大叔相信的是你們」,如同「國富論」的這段話,基於人的天性使然,追求自利的個體行動能促進社會整體的效率:

「屠夫、釀酒者和麵包師傅,並不是因為想到我們的晚餐要吃喝什麼,才去做這些東西;他做這些事時,其實只想到自己的利益。」

大叔想說的是:指數化投資人相信的不是冰冷冷的指數數值,而是「人」。如同一開始所說:大叔相信的不是指數,大叔相信的是你們。

既然指數總是能V型反轉,那你想想「停損策略」有必要嗎?你難到不覺得跌越多可以買到更多便宜的ETF嗎?指數型ETF面臨下市的風險極低,而且你還記得第一個理由中的試算嗎?就算你想「確定反轉後+定期定額」也不一定能贏過單純的「定期定額」。

何況你還不一定能抄底成功,大叔在這篇「來說說:閃電打下來時,你必須在場。」,請你先觀察每一列六個月到三年後的績效變化,你會發現多數都是一個「微笑」的型態,譬如最慘的2007/8/1與2008/1/22這兩天,如果你是使用「定期定額」加「買進並持有」指數化投資的勇敢投資人。這正好讓你沿路往下買到便宜貨,然後在三年後可以賺到更多

市值加權指數型ETF能真實反應出「股票的價值」,大叔在這篇「從時間看投資股票方法的選擇」有提到股票的獲利來源:股息、公司盈餘成長、最後則是交易市場波動。

什麼是公司盈餘成長的好處呢?來看看目前最方便代表台灣股市的ETF:0050。

(圖/方格子提供)
0050元大台灣50除權息日程一覽表。(圖/方格子提供)

你有發現0050的股價還有股息都成長了嗎?指數成分股的整體盈餘成長逐年反應到ETF的股價,而且不只是股價成長,連股息也從平均1~2元成長到2~3元,因為公司賺到更多錢了,自然會提高配息金額

只是獲利能力(EPS)通常都直接反應到股價上,就算股息增加了50%的幅度(由平均2元上昇到平均3元),但是因為股價反應更快速,所以當年殖利率並不高。

來個相反的舉例吧,如果失去公司盈餘成長會怎樣?我們來看看非市值加權指數型ETF,例如這檔策略型ETF 0056吧。

(圖/方格子提供)
0056元大高股息 除權息日程一覽表。(圖/方格子提供)

指數成分股的整體盈餘成長會逐年反應到ETF的股價,而高股息個股的成長性通常不高,所以0056的股價只從2x元成長到3x元,同時間0050已經從5x元成長到14x元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