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20週年再解讀:《神隱少女》之謎

2021-10-20 16:32

? 人氣

這種對神靈的認知其實也可以說是日本的傳統。天皇家的氏神天照大神那樣超偉大的神當然也是存在的,但普通日本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神靈大多數都跟龍貓一樣,是非常接地氣,平易近人的神靈。換而言之,神和人之間的界限很模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與萬物有靈論思想高度契合

這種認知在宗教學中,叫做「萬物有靈論(animism)」。「anima」是「生命」或者「心」的意思。順便一提,動畫片的英語「animation」也是從「anima」派生出來的詞彙。總而言之,這個思想認為人世間萬事萬物都有「生命」,都有「心」。萬事萬物也包括山川石頭,換而言之,一般常識認為沒有生命的事物,萬物有靈論認為也是有「生命」,有「心」的。

一提到萬物有靈論,大家總會覺得是比較原始的宗教意識。但是在日本,極其高度發展的佛教思想中也融入了萬物有靈論。

舉個例子。弘法大師空海主張:「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構成森羅萬象,其中均有訴說真理的聲響。......究極之佛大日如來就是這個世界原本的姿態本身。」

這種思想,昵稱「Yuming」的松任谷由實在《若被溫柔包圍》中,用現代人易於理解的語言唱了出來:「拉開窗簾,若被寧靜的斑駁陽光的溫柔所包圍,則映入眼簾的萬事萬物,一定都是資訊。」

道元禪師說過:「就算瓦礫,也能開悟成佛。」就像這樣,日本誕生的偉大思想家們將萬物有靈論與佛教完美融合,孕育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度的思想。

請各位見諒,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有些晦澀。誕生於印度的佛教有「有情成佛」的說法,他們認為唯獨有「情(心)」的動物才能成佛。認為大自然是沒有心的,所以也不可能成佛。但是日本佛教卻是「非情成佛」,換而言之,日本孕育的這種思想認為在印度人眼裡沒有心的大自然其實也是有心的,照樣能成佛。這種思想離開日本人心中的萬物有靈論的自然觀,是絕不可能成立的。

大自然也能成佛。在這點上,大自然與人類是屬於同一次元的——在思考21世紀環境問題時,這一思想是非常有意義的,相信誰都能看出來。

《神隱少女》中的重要意象

接下來,從整個動畫片出發,摘出一些其他重要的意象。

千尋的「他界遍歷」

千尋按照「現實世界→油屋所在的世界→別的世界→油屋所在的世界→現實世界」的順序完成了他界遍歷的體驗。「別的世界」指的是乘坐水上電車旅行的那個世界。在這個場景中,電車在水上行駛,水面倒映著透著一絲寂寥的風景,電車上上下下的乘客都穿著老式的衣服,而且影片中表現得像影子一樣。

《神隱少女》(圖片:2001 Studio Ghibli/NDDTM)(圖/nippon.com)
《神隱少女》(圖片:2001 Studio Ghibli/NDDTM)(圖/nippon.com)

從這點來看,「別的世界」給人一種過去的世界,或者死後的世界的印象。「生→死→生」模式的他界遍歷,與深刻的宗教體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千尋能夠在精神層面實現成長的原因,不僅歸功於她在油屋的勞動體驗,或許也因為她經歷了「生→死→生」模式的他界遍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