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2月就爆危機!年度10大食安問題總回顧,4張圖看懂大數據,結果令人超憂心…

2017-12-27 15:45

? 人氣

食安事件年年有 跨部會到底怎麼合作?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圖/食力foodNEXT提供)

至於每年都發生那麼多食安事件,且大多牽涉到跨部會,包含食藥署、農委會,甚至是環保署等等,要在每個食安事件發生的當下,讓跨部會快速合作、交流資訊並分頭行動,就顯得極為重要。為此2014年行政院特別成立食品安全辦公室(下稱食安辦),擔任跨部會的監督者與協調者,食安辦主任許輔表示,在食安事件發生時食安辦的職責大致分為三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一類是各部會既有業務的跨部會協調事項,仍由各部會自行協調處理,若仍有困難,則食安辦會協助召開會議協調,例如2017年的農藥標準的制訂,由農委會負責風險評估、食藥署負責風險管理,食安辦就需要召集各部會共同開記者會,從源頭端與市場端一起跟民眾做風險溝通。

第二類是推動行政院的食安政策,例如食品雲、聯合稽查、學校午餐等食安五環政策,由食安辦主動召開相關會議,推動相關政策。第三是臨時性跨部會的重大食安事件,例如戴奧辛雞蛋、芬普尼雞蛋、蘇丹紅鴨蛋等,食安辦在接到通報3小時內,確認該階段主責的權責部會,在最快時間內召開跨部會署的食安事件處理會議,協調各部會進行食安事件處理。

但許輔也坦承,由於各部會有自己的職責,彼此之間的橫向交流不足,也導致食安事件發生時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知道各部會的進度、各自擁有哪些資料,因此如何讓各部會迅速整合、做出最快的反應,是食安辦的一大挑戰。

目前食安辦是先制定每3~4個月舉辦一次「食安共識營」,邀請在食安事件中可能牽涉到的部會一同參與,以過往發生過的食安事件作為討論範例,讓隸屬不同部會的人直接討論「自己當時做了什麼」,加強各部會的交流,以求資訊的流通,讓未來發生食安事件時,各部會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但許輔表示,事前預防食安事件發生是更重要的,以芬普尼雞蛋事件為例,為了避免類似情況重演,農委會要負責持續在畜牧場、屠宰場的取樣監測,食藥署則定時在後市場取樣檢測,而食安辦除了整合各部會的資訊之外,對於飼料管理法、畜牧法、動物用藥管理法之修法,以及加強農藥販售與農藥使用管理,擴大推動農藥販售電子申報制度,也會持續邀請各部會共同討論。

此外,食安辦也會持續加強農委會在畜牧場與屠宰場,以及食藥署在後市場的取樣檢測,未來若在發生類似的國際事件,會要求跨部會須在第一時間抽樣檢驗,並請相關部會共同擬訂完善的分工監測計畫,同步迅速啟動應變機制。由於2017年龐大的毒雞蛋事件,也讓食安辦決議要建立國家食安監測計畫,從檢討取樣對象、方法、數目開始,訂出可以客觀衡量食安體系運作能力的食安指標。

回到近兩年的十大食安事件的類型來看,2016年有4起殘留超標,2017年則只有2件;而過期改標在2016年有3件,2017年則有4件。至於2016年發生的2起混充造假、2起生菌超標,2017年則是被2起非法添加,以及1起誤食事件、1起保存不當取代。顯示出每年的食安事件類型其實都會有所差異,因此政府跨部會之間如何隨機應變,快速面對每次的挑戰都將是一大考驗。

專題企畫/林玉婷、黃宜稜
文/黃宜稜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標題:食安年年爆危機!網友最關心哪件事?)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