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中專欄】日本中華餐廳裡的「半炒拉麵」究竟是啥?超強創意讓所有台灣人都讚嘆!

2017-12-18 12:11

? 人氣

誰說飯跟麵不能一起點?日本這道「半炒拉麵」打破你的想像。(圖/張維中提供)

誰說飯跟麵不能一起點?日本這道「半炒拉麵」打破你的想像。(圖/張維中提供)

在日本的中華料理店和拉麵店裡,菜單上常出現一道菜叫做「半炒拉麵」。什麼是半炒拉麵呢?別懷疑,我沒有寫錯字,是「半炒」沒有錯,而不是你可能以為的「拌炒」兩字。

半炒拉麵這個詞是從日文直翻而來的,原文是「半ちゃんラーメン」(Han-chan Ramen)。「半ちゃん」是「半炒飯」的略語,把炒飯的「飯」給省略了,只留下「炒」字的發音,意思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一半的炒飯、半碗炒飯之意。至於「半炒拉麵」是怎麼樣的吃法呢?可別誤會是把炒飯倒進拉麵裡吃,其實,只不過就是一碗拉麵再搭配半碗炒飯的套餐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本男人向來吃拉麵時,總覺得只吃一碗麵,嘴巴很寂寞,於是習慣在吃拉麵時再點一盤煎餃,或炒飯來搭配。當然,也不能缺啤酒。炒飯一大盤恐怕太多,但又想吃怎麼辦?於是在客人的引頸期盼下,店家開始提供半盤炒飯的選項。一碗拉麵加上半盤炒飯的套餐形式,點的人愈來愈多了,最後,乾脆取一個方便好說的名稱,於是乎「半炒拉麵」便正式成形。

據說關東最早開始賣起「半炒拉麵」的地方,是在東京神田、神保町的拉麵店。過去我知道這一帶向來是東京咖哩的激戰地,但後來才曉得,原來這裡的拉麵店競爭也非常激烈。

在日本,凡是學生多的地方,都會成為咖哩與拉麵的聖地。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兩種料理只要將備料預先準備好,那麼點餐後的烹飪時間都不長。況且價錢便宜,份量又驚人,完全迎合了正在發育期中的年輕人之好感。神田、神保町聚集的學校和補習班非常多,上班族更不少,若說「半炒拉麵」誕生在此,一點也不奇怪。

都市傳說中有此一聞,在1966年開業的中華料理老舖「SABUCHAN」(さぶちゃん)可能是這一區域最早賣起「半炒拉麵」的店家。一個套餐價格只要日幣750 圓,可說是佛心來的。不過,真正將「半炒拉麵」普及且把日文名稱「半ちゃんラーメン」(平假名、片假名一字不差)登記成註冊商標的,則是另外一間名為「幸樂苑」的中華料理連鎖店。

在東京愛好半炒拉麵的粉絲心中,神保町向來有「半炒拉麵聖地」的美譽。過去「SABUCHAN」和另外兩間店「伊峽」和「成光」,被粉絲奉為「神保町半炒拉麵御三家」;若再加入「TAIYO軒」(たいよう軒)則成為「神保町半炒拉麵四大天王」。就算沒吃過,光聽見這樣的尊稱就覺得很威了。可惜「SABUCHAN」的老闆木下三郎先生年事已高,前陣子已決定歇業。

對於華人來說,日本人在拉麵店裡,像是半炒拉麵的這般吃法,初次聽到時,常會覺得有點難以理解。

對我們來說,麵、飯、餃子算是三國鼎立的主食,通常就是挑其中一個來吃,然後頂多就是再點一兩道小菜。像是吃麵同時又吃炒飯,或者邊吃飯邊吃煎餃,實在不是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

如此風行過半世紀的半炒拉麵,最近在東京面臨了生存關鍵。

(圖/張維中提供)
(圖/張維中提供)

隨著老店「SABUCHAN」的歇業,讓人發覺其背後隱約透露著一件現實殘酷的事。那就是近年來,東京類似神保町「SABUCHAN」這樣的中華料理店,吹熄燈號的店家愈來愈多了。

日本厚生勞動省曾在2011年做過調查,全日本非連鎖的個人中華料理餐廳,老闆超過五十歲以上的占了72%以上。這是五年前的資料,現在高齡化的狀況肯定更嚴重。這些中華料理店大半是一個人經營的形式,且八成以上的營業時間超過晚上九點以後,對年紀漸大的老闆來說,長期下來是很大的體力負擔。而且後繼無人也是一大問題,所以決定退休時,便等於店家結束營業。

即使店家還沒倒,不少老闆也取消了半炒拉麵這套餐。更精準地說,是決定只賣拉麵,不賣炒飯了。一來是減少工作量,二來是物價成本上漲,如今要賣半炒拉麵的價格會超過日幣一千圓,這對於省錢的學生或上班族來說,每天午餐費要是超過一千圓,就會令他們打退堂鼓。

熱愛傳統日式中華料理店的人因此憂心,半炒拉麵這個專有名詞,不久以後,將會從餐廳裡漸漸消失。

原本我也覺得拉麵、飯和煎餃混在一起吃,是一件挺奇怪的事。況且這幾年流行起「糖值限制」的概念,像是吃拉麵又同時吃炒飯或煎餃,碳水化合物加上碳水化合物,完全是自找苦吃。

可是,不知道哪一天起,當我走進店裡吃拉麵和炒飯時,發現居然也不自覺會點上幾粒煎餃搭配時,著實被自己的舉動給嚇了一跳。這證明所謂的飲食習慣之所以稱作「習慣」就代表它是一種能改變、會適應的事。

我們就是這樣容易會不知不覺地習慣一種口味、一件事,甚至一個人。縱使心知肚明,那不一定會是個好習慣。

好習慣、壞習慣,都是源於離不開的依賴。

(原標題:日本「半炒拉麵」的飲食習慣)

責任編輯/鐘敏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