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說話很直的人,該怎麼與他溝通?專家教你最強說話技巧,讓你學會與任何人都能夠開心暢談

2021-03-19 11:09

? 人氣

說話是一門藝術,如何培養「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這篇你一定要看!(圖/取自youtube)

說話是一門藝術,如何培養「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領,這篇你一定要看!(圖/取自youtube)

古人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這句話就是強調,說話要看對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論在公共場合發表演講,還是與別人隨心所欲交談,說話總是雙向的。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聽話的人,因此,說話人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根據對象,從對象的不同特點出發,說不同的話,從而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氣氛,達到順利表述己意的目的。

所謂「對牛彈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在諷刺「說話不看對象」者。即使琴彈得再好,對著牛彈也沒有任何意義。說話也是如此,若總是「一視同仁」地說話,不但起不到絲毫作用,反而還會招致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引來殺身之禍。

五代後唐時,敬新磨有一次進宮面見皇上,見宮裡養著很多兇惡的狗。當他離開時,一條狗追上來咬住了他的腿。敬新磨急忙背靠柱子,大喊:「陛下,您不要縱容您的孩子咬人哪!」

莊宗出生在北方少數民族,該族人忌諱談狗,所以敬新磨故意用這話來諷刺莊宗在宮中養狗,不成體統。莊宗一聽,火冒三丈,拿起弓箭,準備射殺敬新磨。事情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候,敬新磨急中生智,大喊:「陛下,您不能殺我啊!我和陛下相輔相成,殺了我對您並沒有什麼好處!」

莊宗聽後非常吃驚,忙問理由,敬新磨不慌不忙地說:「陛下的年號為『同光』,天下人都稱您為同光帝。『同』,就是『銅』,你若是把我敬新磨給殺了,沒有我這『磨』,你那『銅』也就不能發『光』了。」莊宗聽了,非常佩服他的機智,於是就免了他的死罪。

在如今這個社會上,什麼樣的人都有,因此,我們在說話的時候一定要顧及聽話的人,要瞭解聽話者的身份、文化修養等各方面的情況。只有這樣,我們所說的話才會有意義,才能夠達到預期目的。

面對不同的人,就要說不同的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不人不鬼說胡話」,意思就是說,說話的人要有廣博的知識和準確的識人能力,對於不同的人,就要有不同的說話方式。

大思想家孔子常常會帶著他的幾名學生外出講學、遊覽。一天,他們一行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便在一片樹蔭下休息,正準備吃些乾糧、喝些水。突然,孔子的馬掙脫了韁繩,跑到莊稼地裡吃了別人的麥苗。一個農夫立即上前抓住馬,把馬扣下了。

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向來都是能言善辯。面對這種情況,他就憑著自己不凡的口才,自告奮勇地上前試圖說服那個農夫,爭取和解。但是,他說話總是文縐縐,滿口之乎者也,面對農夫,他講了一串又一串的大道理,可謂費盡了口舌,而農夫卻一直聽不進去。

這時,有一位剛跟隨孔子不久的新學生看到子貢與農夫僵持不下,便對孔子說:「老師,請讓我試一試吧。」於是,他走到了農夫面前,笑著說道:「你並不是在遙遠的東海種田,而我們也不是在遙遠的西海耕地,我們彼此相隔並不遠,我的馬怎麼可能不吃你的莊稼呢?再說,說不定你的牛哪天也會吃掉我的莊稼,你說是不是?所以,我們應該相互理解才對。」

聽了這樣一番話,農夫覺得很在理,就沒有再追究,連忙將馬還給了孔子。旁邊幾個農夫也在議論說:「像這樣說話才算有口才,哪像剛才那個子貢,說話一點都不中聽。」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說話一定要看對象,在什麼山就要唱什麼歌。不然的話,不管你多麼能言善辯,別人若不買你的帳,終究還是白費功夫。

黎衍芳和一個很多同學都難以接近的陌生女縫紉師成了朋友。

她身旁有台破舊的縫紉機,上面掛著的紙牌上歪歪斜斜寫著:換拉鍊、改長度、縫補衣物。一些女生跟她說話時她總是簡短回答,並且總板著張臉。

黎衍芳想借修理裙子的機會與她溝通,剛坐在她旁邊的小凳子上黎衍芳發現她身邊放著兩根拐杖。起初黎衍芳與她搭話也不順利,她的回答全是「點點頭」。黎衍芳看她三十出頭的樣子,應該有孩子,於是跟她聊孩子,果然一提到孩子她的精神就來了。

黎衍芳瞭解到,她每天風吹日晒做織補只能掙幾百錢,孩子去秋遊一下子就花了兩千多元,相當於五六天的工錢,而她卻說:「孩子需要的,花再多的錢我也願意啊!」看到她談話時慈祥的眼神和幸福的臉龐,黎衍芳感受到了「最親天下父母心」。

如何做到看對象說話呢?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瞭解對象。面對初次相識的人,千萬不要急於說什麼,而應先傾聽對方的話語,倘若對方彬彬有禮,你也就應該和氣、謙遜;若對方說話很直,不會拐彎抹角,你就應該坦誠、實在,想到什麼說什麼;若對方情緒低落,既不愛說也不愛聽,你則應該少說幾句,或者乾脆不說。總之,在日常交際中,一定要在瞭解對方的基礎上,說出合適的、有禮貌的話。

不久前出差住在一家旅店,一個先楊光入住的旅客已悠閒的躺在床上欣賞電視節目,一個後楊光而住的旅客,放下旅行包,洗了洗手,沖了一杯濃茶,邊品邊研究起那位先楊光而入住者:「您來了好久了?」「比這位客人先來一刻。」他邊指著正在看書的楊光邊說。「不是北部人啊?」「噢,我是台中人!」「啊,台中是個好地方啊!我三年前去了一趟科博館,還頗有興致地逛了一圈呢。」

聽了這話,那位台中客人馬上來了興趣,二人從台中和科博館開啟了話題,那樣的親近,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是同行而來的呢。接著他們交換名片,一起用餐,睡覺前雙方居然還在各自身邊帶來的合約上簽了字:互相訂了對方公司裡自己所需的產品。他們的相識,交談與成功,就在於他們找到了對「台中」、「科博館」都熟悉的這個共同點。

在說話時,做到看對象件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就需要我們時時刻刻都做有心人。在傾聽別人說話時,要細細品味對方說話的藝術,不斷積累經驗和知識,學會看人說話。

作者介紹|俞姿婷

旅居日本,喜歡貓、咖啡和手作甜點。喜歡思考、研究關於人的一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清文華泉《把心聊走:最強的暈船話術,不動聲色牽著對方鼻子走》(原標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