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和肌肉量多寡有關?最新研究:中年男性肌肉量較低,罹患心臟病風險高出81%!

2021-02-02 15:03

? 人氣

伏地挺身不只能健身,對心臟也有益

另一個有趣的研究則從評估心臟健康的方法著手,發現伏地挺身的能力是強大心臟的表現之一,伏地挺身不只能鍛鍊胸肌、三角肌,也對心臟健康有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要評估心臟健康,以問卷往往失之主觀,但若以運動心電圖,則要病人在跑步機上跑步監測,耗時費力,醫界一直在尋求更簡便的評估方式。

伏地挺身竟然可能是心臟健康的指標之一,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Open Network)。

此研究分析了二○○○年至二○一○年一千多名男性消防員的健康數據,並測量伏地挺身的最高次數,並進行運動心電圖測量,然後追蹤十年,由每年健檢觀察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結果發現,一次能做到四十下的男性比只能做十下的人,未來罹患心臟病的機率少96%。

這研究是觀察性研究,並不代表做伏地挺身就能保證心臟健康,而且伏地挺身能力也和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MI)有關,也不能作為單一評估心血管疾病的指標。

不過這些研究都顯示,維持肌肉量,對心臟比較好。

作者介紹| 劉燦宏、黃惠如 、黃惠宇 、李杰

劉燦宏 
雙和醫院副院長
台灣彰化人。國小時,母親從高處墜落導致終生下半身癱瘓,因此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復健科醫師。1992年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於台大醫院及部立桃園醫院完成復健專科醫師訓練。

黃惠如 
暢銷書《慢老》作者,著有:《慢老》、《不減肥才能瘦》、《走吧,有些遠路是必須的》等。

黃惠宇 
台北醫學大學代謝與肥胖科學研究所教授
美國伊利諾大學生物系生化組博士,現為台北醫學大學代謝與肥胖科學研究所教授。

李杰
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
中華J適能運動有氧協會榮譽會長,曾任經濟部團體體適能設計顧問、馬偕、萬芳、榮總、恩主公、耕莘、新光等醫院減重門診體適能顧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雜誌《慢養功能肌力》(原標題: 得心臟病,有可能是肌少惹的禍)

責任編輯/陳怡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