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難為!粉絲都不能得罪嗎?美國「社群經營之神」提3點解惑,但這一題他永遠搞不懂…

2017-09-28 10:30

? 人氣

他指出,粉絲熱衷於對品牌發聲,但另一方面,粉絲的心態其實也很保守。「只要品牌試圖想做出改變,粉絲的反應通常是負面的。」由於粉絲大多不喜歡改變,所以聆聽粉絲的聲音並一一做出回應,並非永遠都是好主意。「粉絲可能非常了解你的品牌,非常了解品牌的歷史,但是他們無法為品牌做出最好的選擇。因此,身為品牌擁有者,你必須自己做決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葛雷澤觀察,對於改變,粉絲反彈的聲音雖然很大,但是大部分是過兩天就會平息了。反過來說,品牌要是對粉絲意見做出立即反應,最終結果多半不太好。「95%消費者在購買你的產品時,不會考慮品牌過往的脈絡(context),他們就是喜歡這個產品,不會在意你做了什麼、改變了什麼。」

因此,品牌該做的是建立起自己的特色,讓粉絲認同你的理念,但不要試圖取悅所有人。「就算沒辦法讓每個人都喜歡你,那也沒關係。我認為,目前許多品牌遇到的困境就是希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但事實上,不會有人什麼都喜歡,而且你也不需要討好每一個人。」他笑著說,就算是自己的公司Squishable也會因為更改玩具設計而一天到晚惹惱粉絲,「但是我們每次都為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他指出,遇到粉絲反彈的時候,品牌應該要明確且誠懇地告訴粉絲:我們明白你不開心,下次會努力做得更好,但這是我們現在必須做的決定。

粉絲也有生命週期

然而,就算曾經擄獲粉絲的心,品牌也要明白,粉絲也是有「生命周期」的。

葛雷澤舉例,兩年半前,當他的孩子剛出生時,他必須長時間關在家裡,因此那段時間就成為美國喜劇節目《Archer》的忠實粉絲。回溯到學生時代,受到周遭朋友影響,他也曾經是《星際爭霸戰》(Star Trek)的粉絲。「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粉絲也會跟著轉移。」

他分析,粉絲行為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第一是因為同儕社交。例如在加州長大的人,通常會是迪士尼樂園的粉絲,因為家人每年多半會帶他去那裡三到四次。而選擇成為相反陣營粉絲的人,其實也是因為不想和周遭的人一樣,因此最終還是受到同儕影響。

另一種類型則相對難以預測。「這通常會發生在人們遇到挫折、搬到陌生的環境時,這種時候,你會想要在某一個事物上找到認同感。我稱它為『人生的意外時刻』(a bolt of lightning )。在那個瞬間,你會突然被這個品牌吸引,成為超級粉絲。甚至連自己也說不出原因,只是覺得在這個氛圍裡非常舒服。」

雖然研究粉絲現象多年,但葛雷澤坦言,自己還有一件事始終沒搞懂。「我還在想辦法找出一個成功公式,足以解釋是什麼原因能讓某個事物,例如電影的觀眾升級為粉絲。」他舉例,電影《阿凡達》雖然是史上最賣座電影,但是相比《星際大戰》、《星際爭霸戰》,《阿凡達》的粉絲效應卻不及後面兩者。

人性總是複雜幽微,不論對葛雷澤或是所有品牌主來說,粉絲研究永遠還在路上。

文/顏理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原標題:「別怕粉絲不開心!」《狂粉是怎樣煉成的》作者來台,談社群經營的三個盲點)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