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排名第一的願望竟是功課進步...專家:孩子並非父母的作品,家長得自行克服這5項壓力

2017-09-12 09:20

? 人氣

有一次,一堂高年級的情緒壓力輔導課令黃瓊玉印象深刻。她出了一個題目:「想一想,最近讓你最憤怒、最有情緒的一件事」,用圖畫的方式畫出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她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是火、打殺、刀光劍影的畫面,也都有類似「我想殺掉安親班,我不想再去了」這樣的描述。黃瓊玉分析,很多雙薪家庭必須將小孩送去安親班,但也有很多家長是特意將孩子送到安親班盯功課的。即使知道安親班會處罰,但當家長看到成績,就覺得目的達到了就好。後來她才知道 ,「孩子不會在家長面前表達這麼強烈的憤怒。」

黃瓊玉的輔導經驗中,常聽到孩子抱怨:「為什麼永遠是『好還要更好』?90幾分只錯了一題,為什麼爸媽還要要求更高?」愈來愈多父母不只要求孩子的成績好,體育也要好、鋼琴也要好,什麼都要好,孩子陷入「為什麼我做什麼都無法讓你們滿意」的迷思,容易自我否定。

孩子沒有大人想像中健康

根據最近衛福部公布的台灣第一份兒少心智調查,發現有近1/3的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的問題,3%曾有自殺的念頭,引發各界討論。主導這份調查研究的台大兒童醫院精神科醫師高淑芬指出,「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孩子沒有想像中健康,情緒心理出現很大的問題。」

高淑芬指出,家庭環境、父母的管教以及天生的體質等,都和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有很大的關係。她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其實都反映了父母的行為和想法。有時候父母對孩子情感勒索,卻不自覺。例如很多父母覺得,稍微威脅一下小孩(比如告訴孩子「你不乖,媽媽就不愛你了」「你不是個好小孩」)似乎挺有用的,殊不知這樣的教養方式完全不恰當,久而久之,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致力於情緒教育的笛飛兒教育總監楊惠君觀察,現今父母壓力大有很多原因,包括教養派系很多、教養專家立場不同,家長無所適從。再者,社交軟體風行,教養方式都是公開狀態,很容易受到批評。

02
(圖/MIKI Yoshihito@flickr)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導致的惡性循環

其中,楊惠君認為影響最大的是,父母有「孩子就是你的作品」這個想法。這種非理性的連結讓父母認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父母:做得好,令父母驕傲;做不好,讓父母羞愧,彷彿「孩子的表現都和這個世界如何評價你有關」。

初為人母的楊惠君分享,以前她總是能以中性、客觀的角度告訴家長,孩子目前遇到的問題,以及當下該處理的課題。當時她認為,給家長這些建議好像輕而易舉、理所當然。但自己有了孩子後,再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學生家長,她有了不同的體會。

就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所以把孩子的壓力、自己的壓力,全部混在一起,反而無法客觀的正視問題,而陷入了壓力的惡性循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