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公設比為何總是30%起跳?揭公設比居高不下真實原因,竟來自17年前這場意外

2020-12-01 16:15

? 人氣

1999年921大地震 成建築史分水嶺

再來則是結構安全問題,建築安全履歷協會理事長戴雲發坦言,針對結構安全,事實上,台灣法規幾乎每年都有在做修正,當然在重大公共意外發生時,改變幅度跟方向會較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早期大多數的房子都是低矮建築設計,也無耐震強中弱設計,全台灣的地震力都相同,房子只要「堪住」就好,之後才開始有分強、中、弱震區,直到1974年後才開始逐步修法注意起建築韌性設計的重要性,此種設計主要是要求新建築物除了要抵抗地震強度之外,還要測試件建築物在劇烈搖晃之下不會爆裂壞掉,但舊房子還屬大宗。

直到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51711間房屋全倒的慘痛代價,的確使台灣建築史產生分水嶺,像是細分起強震區、中震區等,並重視起盆地效應以及像台中、台北等接近斷層區域的耐震程度,比如光台北盆地就分成了好幾個分區,並促使2003年修正完成《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其中包含鋼筋綁紮問題;同時針對地盤影響問題,在2006年修正《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

連兩起大地震 危老改建才被積極看待

有不少民眾認為,自己的房子當年撐過了921地震,就代表一定堅固沒問題,卻沒想到2016年發生了「0206高雄美濃地震」,並造成台南維冠金龍大樓、京城銀行大樓等多個建築物倒塌,117人死亡、多人受傷。

戴雲發坦言,當時大地震倒塌的房子很多都是921時期被建築師判定為黃標的危險建築,雖沒有立即倒塌,但牆壁早就有裂縫,而且當初建築規劃為大U字型,又是單跨建築,結構根本非常不佳,再加上施工品質偷工減料,才引發此次悲劇,但也是因為這件事情,使業界開始呼籲要開始實施耐震初評這件事,政府也對此提供相關補助,比較可惜的點在於因為沒有多加宣傳的關係,使申請踴躍度不佳。

在那個時空背景之下,張欣民指出,很多民眾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房子是否有被貼上黃標,而且就算被貼上了,還是照住不誤,也不懂如何尋求協助以及相關政府補助申請,直到2018年花蓮大地震發生,民眾跟政府才驚覺老舊建築真的不安全,原來房子老化的速度比想像中快太多,應當要即刻開始處理才行,也算是間接促成這幾年危老、都更熱潮的推手之一,再加上政府態度轉而積極,實質有效方案及獎勵增加,使建商、民眾呈雙贏局面,更有利於都市更新發展。

(圖/591房屋交易網提供)
(圖/591房屋交易網提供)

TIPS:

戴雲發強調,民眾買房除了慎選建商之外,想要買好的建築,施工品質與技術是最大關鍵;而針對消防安全問題,張欣民建議,民眾可從有標榜防火建材,或是具有完善逃生規劃的建案去著手挑屋,現在有很多新建案規畫在管道間使用防火泥阻燃以及使用防火(紮)束帶,火災發生PVC管熔斷時,防火(紮)束帶可將PVC管封住,使火災發生時,火勢不會沿著管道竄燒及灌入濃煙。

很多新建案規畫在管道間使用防火(紮)束帶。(圖/591房屋交易網提供)
很多新建案規畫在管道間使用防火(紮)束帶。(圖/591房屋交易網提供)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591房屋交易網(原標題:30%↑高公設比 原因來自於居家安全)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