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堆人搞直播?又為何一堆人願意掏錢打賞?直播獲利模式在哪,這篇一看就秒懂

2017-08-24 06:20

? 人氣

廣告贊助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部分網紅主播可以吸引到大量用戶觀看,當粉絲數達到萬人級別時,很多商家就會想在該頻道做廣告,主播可以藉此獲得一筆不菲的廣告費。目前網紅主播的廣告品類,集中在女裝化妝品上。

置入性行銷

網紅在直播平台上發跡,隨後借助自身廣闊的影響力植入廣告,從而獲得廣告收入。置入性行銷本質上還是一種廣告。

遊戲類分成

在遊戲直播平台上,如果網民在某頻道開爵位、開守護(一種會員等級制,用戶付費開通後享有一定的特權,例如能在聊天室中打字,也可以插隊看直播,無須等待),主播也會有抽成,且比例會更高。

此外,當主播在圈內建立人氣後,會受邀參加其他頻道的活動,或參與線下(Offline,相對於「線上」的網路虛擬互動,「線下」為面對面的真實互動)的主持和暖場活動等,從而獲得額外的收入。

(圖/取自youtube)
置入性行銷俗稱「業配文」,廠商藉由網紅的魅力在網路上造成話題。(示意圖/取自youtube

即時又紓壓,打賞還滿足了虛榮感

直播行業的需求曲線,呈現陡峭的直線上升態勢,其背後主要有兩大因素:其一是從內容到社交的變化,另一個是90後消費升級的變化。

從社交角度來看,微博(推特、噗浪)的不足在於社交屬性偏弱,媒體屬性太強;微信(或Line、Instagram)在非熟人社交屬性上也偏弱。

而在影片直播中,觀眾可以發表評論、發彈幕(一些影片分享網站的特殊功能,利用該功能,觀看者能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增加觀看者之間的互動性)、送禮物,甚至可以透過影片直播一起設計遊戲;分享自己、推銷自己、表達自己,這種雙向的即時互動,在影片直播上發揮到了極致。

真人直播透過互動帶來了真實感和親近感,以前演藝明星、意見領袖、大咖名流一直高高在上,現在都成了活生生的現實。同時,加入彈幕等元素的行動直播,也更符合年輕人的偏好。

在大多數人看來,當前影片直播內容總體製作水準一般,如果沒有彈幕及互動聊天等功能,行動直播對用戶的吸引力並不大。然而,恰恰是由於當前影片直播的內容製作水準一般,才使得很多用戶多了份遊戲或娛樂的心態。透過觀看行動直播,並進行即時彈幕,用戶獲得一種全新的影片觀看體驗;眾人圍觀和討論的方式,形成了話題焦點,從而獲得一種綜合性的娛樂體驗。

(圖/取自youtube)
觀眾可以在聊天室使用彈幕、評論,精準抓住90後的需求。(示意圖/取自youtube

從消費角度來看,90後的消費力已經開始升級,在中國的消費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而直播消費意味著網路娛樂消費已經成型。在早期直播中,高顏值的主播透過秀場模式吸引粉絲;後期直播中,主播的說學逗唱和特色才藝展示,讓用戶無聊時可以打發時間、尋求娛樂。

有業內人士分析,首先,網路娛樂消費習慣已經形成,觀看網路直播的第一批人,是從遊戲頻道轉移過來的,而遊戲裝備等虛擬道具需要大量消費,因此娛樂直播消費自然不足為奇。其次,主播與網民共同成長,網民對於陪伴型的明星有著深厚的感情,於此產生消費。一名主播表示:「有一些粉絲在看我直播的時候還是大學生,後來創業成功了,就回來給我刷禮物。」當然,直播打賞金額的小額化,也刺激了粉絲們的消費欲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

大是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