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為何出演《青蜂俠》僅領1萬元,也要闖進好萊塢?揭傳奇武打明星的背後秘辛

2020-08-25 18:34

? 人氣

不同於美國電影中常見的西部牛仔手槍或暴力拳擊,李小龍以雙節棍為武器,他的功夫自有一套深厚武學。《Be Water》片中收錄了一段攝於70年代的粉絲評論:「他的武學自成一格。」1964年,李小龍在一場空手道錦標賽上被製作人William Dozier相中,邀請他參與電視劇《青蜂俠》的試鏡,最後成功拿下青蜂俠(Van Williams所飾)身邊的小跟班加藤一角,開啟了他短暫的電影生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小龍將武術視為跨族群的交流。他在美國開設的武術學校「振藩國術館」,接受來自各種族的學生,包括波蘭裔法籍的電影導演Roman Polański、非裔美籍的籃球員Kareem Abdul-Jabbar、菲律賓裔美籍的武術教練Dan Inosanto,以及美國演員Steve McQueen和James Coburn。

「他不相信以暴制暴,他挑選的角色永遠是為了更崇高的理念在奮戰,甚至是能不開打就不開打。」— 李香凝

李小龍對著沙包練拳。(圖/取自TALTER TAIWAN)
李小龍對著沙包練拳。(圖/取自TALTER TAIWAN)

「他注重的是穩紮穩打的真功夫。」李香凝解釋,「他並不喜歡1960年代中國功夫電影裡面那種吊著鋼絲飛來飛去、每個主角都有某種魔法技能的拍法,或是細心編排好該打哪裡、打了15分鐘全場都還沒人倒下的畫面。」這些電影並不符合李小龍心中對武術的認知,他希望能展現武術真正的力量、美學和敏捷,也就是他在美國電視節目《The Pierre Berton Show》受訪時所說的「真正的東方文化」。

李小龍提倡多元包容的理念,來自於在香港求學時期,被英籍同學歧視的經驗。然而,面對霸凌他並沒有退縮,反而挺身而出。「他算是個麻煩鬼。」李香凝坦言,「他會和霸凌他的孩子打起架來,滿身是傷。直到有一天他決定要學習保護自己的方式,於是在13歲的時候拜師學習詠春拳。」

在1950到197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和電視劇中的亞洲角色常常由把膚色塗黃的白人演員出演,而這些角色通常都被塑造成奴僕、惡棍或是滑稽荒謬的人。「當時的好萊塢不會任用任何亞洲人擔任主角,也不願打造出真正的亞洲角色,我爸爸一心要打破這個制度。」李香凝說道。在電影《第凡內早餐》中,由白人演員Mickey Rooney浮誇詮釋的日本攝影師,是其中一個最惡名昭彰且極盡羞辱的例子,李香凝說這樣的角色絕對是種冒犯。「我爸爸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洗刷西方影壇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

在電視劇《青蜂俠》中,李小龍的角色原先是以面罩遮臉、一句台詞都沒有的,直到他寫信向製作人William Dozier要求後才加入了對白。相較於同劇的Van Williams和Wende Wagner分別擁有2,000美元和850美元的片酬,李小龍的片酬僅400美元。李香凝揭露,在李小龍奮力打開好萊塢窄門時,他曾向電視台寫信自薦一個僧侶的角色,得到的回應卻是:亞洲演員的口音會讓觀眾聽不懂台詞。1970年代另一齣電視劇《Kung Fu》的主角,最後由白人演員David Carradine拿下。電視節目主持人Pierre Burton回憶起當時的狀況:「他們覺得就商業面來看,選用亞洲演員是個險棋,我並不怪他們。如果情況反過來,一位美國演員來到香港,而我是握有資金的人,我也得考量觀眾會不會買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