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離世後,她驚覺多少台灣人身分證上年齡18,但唯一會做的就是「努力讀書」?

2017-06-22 10:39

? 人氣

感覺到痛,也是學習照顧自己的必經之路

「使用工具」是孩子學習成長的重要一環。在練習使用的方法、如何使力、保護自己的過程中,孩子除了精進手眼協調能力,也覺得自己能夠獨立完成,會更有自信。

有時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孩子,永遠覺得他們好像太小,沒辦法照顧自己。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孩子到底會不會照顧自己、保護自己?還是很多的意外,其實來自於孩子不懂得保護自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就像大人走路也會跌倒,孩子一定也會有失手的時候。

女兒的手腕有一處小燙疤,就是她在小一烤蛋糕時,因為太心急,要從烤箱拿蛋糕出來燙到的。雖然心疼,但還好我就在一旁,伸出援手。

有時讓孩子體會到疼痛,是讓他們學會照顧自己、保護自己的關鍵沒有人喜歡痛,孩子下回會更小心。

當然安全第一,要讓孩子學會使用工具,或者學會保護自己,我們不能在他們非常熟練之前,就讓他們自己玩。

我有個堅持,任何人在獨自陪伴兩歲兒子的時候,絕不能自顧自看手機或電視,甚至是講重要電話時,也不例外。如果需要專心談事情,一定要確定有另一個人陪著才行。很多意外都是在一瞬間就發生了,輕忽不得。

(圖/pakutaso)
給孩子一些嘗試的空間。(圖/pakutaso

德國爸媽這樣野放孩子

來到德國之後,我發現,在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探索世界,也是德式教育很重要的一環。

我老公在小學時,就已經在老師的引導下,使用電鑽和榔頭之類的器具,每個小學生還要自己做出一張椅子。長大了些,還要操作刀檯切木頭、設計家具,他們完成這些作品的年紀,也只有十三歲上下。到了老公十六歲實習時,就開始操作大型機具了。

沒有鋪塑膠軟墊,孩子們就在最天然的「地毯」上打滾、跌倒。受點傷是常有的事,但沒有一個德國父母會在一旁不停幫孩子「擦擦」或「呼呼」。

在德國婆婆家裡,孩子們也從會走路開始,就參與廚房工作。從最簡單的洗菜到拿碗盤、烤蛋糕,慢慢進階到切菜,最後自己下廚。除了對他們的「生存能力」有幫助,「全家一起做飯」的經驗,也是讓他們對這個家有歸屬感的相處方式。

每次看著他們全家一起在廚房忙的畫面,就覺得好溫暖。以前奶奶總是禁止我進廚房,我一直到好大了才開始學煮飯,少了一家人一起做飯的經驗,還真是有點遺憾。

媽媽永遠都在

我相信,孩子有足夠的能力與潛力,保護自己、照顧自己,面對眼前的挑戰。在他們還沒準備好之前,不論發生什麼事,媽媽永遠都在,永遠是他們最堅實的依靠。

總有一天,父母會回到沒有孩子陪伴的生活。同樣的,孩子也需要打屬於自己的仗,我們不可能永遠陪在他們身邊,而他們不會也不該總依大人的喜好和認同來過日子。孩子需要自己判斷、自己決定、自己負責、自己承擔、自己尋求幫助。等孩子擁有這些能力,真正的「獨立日」自然會到來。

作者簡介|凱若媽咪(Carol)

與德籍夫婿、進入青春期的女兒,及好動的兩歲兒子,一家四口旅居德國。經營「Carol凱若媽咪的教育實驗」臉書粉絲專頁及部落格,並於「未來Family」開設教養專欄,與讀者分享德國生活與教育。

她從臺灣升學體系過五關斬六將,一路從北一女進到臺大研究所,年紀輕輕就創業,經營婚禮顧問公司,也因緣際會經營了網路通路平臺事業。卻在當了母親之後開始思考,孩子的未來,是否有更多可能性?也不斷思索,每日教養孩子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她的德國婆婆一手帶大三個獨立成熟的子女,對教養有一套獨到見解與方法,也是街坊鄰居口中的「超級媽媽」。凱若媽咪從自己的摸索,與德國婆婆的教養智慧中體認到,教育教養孩子,都是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