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翁哭嚎「不讓我回家,我就自殘」?台灣醫院成煉獄,日本卻靠在宅醫療看見奇蹟

2017-06-07 12:19

? 人氣

日本在宅安寧協會會長、小笠原內科的小笠原文雄醫師,最推薦的善終套餐有:「希望死」、「滿足死」和「接納死」三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希望死是依照本人意願的死亡。滿足死是即使不能百分之百依照自己希望的方式死亡(100分),至少還有80分令本人感到滿意。通常,陪伴的家人看到自己親人可以滿足死,也會感到很幸福。最後一類接納死,比較不容易理解。臨床上往往會出現一種狀況是,本人的意願和家屬的想法並不一致,這時怎麼辦呢? 如果能讓雙方一步一步地靠近,最後達成共識,對本人來說,對家屬來說,都可以接受, 稱之為接納死。是協調下的結果。

小笠原醫師的團隊, 以照顧獨居的人在宅臨終而聞名。95%經手過的個案,能夠在自己希望的地方善終。他們認為能從85%提升到95%的在宅善終率,關鍵在於導入THP 制度(Total Health Planner)。

THP制度是日本在宅安寧協會與名古屋大學合辦開設的課程,是以護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為對象的專門訓練, 使之成為居家安寧團隊的指揮官, 可以說是「善終管家」。THP精通醫療、護理、照顧、福祉、保健的知識與情報,清楚個案的人際關係, 包括家人、朋友和鄰居, 而且能夠連繫、協調與不同專業的人員合作, 從醫師到照顧經理, 甚至是里長均含括在內。在THP的協助下,才能提供完整的善終套餐,協助個案大往生。日本在宅安寧協會推廣的THP制度,已經訓練出30幾位善終管家,也有診所繳出在宅善終率高達99%的佳績,令人驚嘆。

為了因應日本2030年到來多死社會, 自2012年起開始發展社區整體照顧體系, 即在30分鐘內可以得到居住、醫療、護理、介護、復健和保健預防所有資源。其中在宅醫療是社區整體照顧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服務。

狹義的在宅醫療, 是由醫師和護理師到病患家中提供醫療服務。同時,高齡社會中結合醫療與長照的居家式照護, 也可稱之為在宅醫療。因此, 廣義的在宅醫療, 應該以「跨專業居家服務體系」來看待。2015年四月為止,日本全國參與在宅療養支援工作、提供居家醫療服務的機構,包括近12000家診所、356家醫院、4000多家牙科診所以及40000家社區藥局。政府要求這些診所、居家護理所提供365天、24小時服務,並需以醫師為窗口,提供「緊急往診」和「定期居家診療」的支援。

醫師的角色除了診察病患,同時也負責協調各種醫療和長期照護的專業人員, 以及安排病患出入院, 滿足在宅病患各種需要。日本《經濟新聞》報導,2016年開始,日本政府正式承認完全不看門診,只做居家醫療的診所,也就是所謂在宅醫療專門診所的存在,同時給予高額的給付。 在宅醫療的終極目標,是讓高齡者可以在家善終,也節省不必要的醫療支出。同樣的病,相對於入院醫療,在宅醫療可以減少四成的政府財政支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