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老翁哭嚎「不讓我回家,我就自殘」?台灣醫院成煉獄,日本卻靠在宅醫療看見奇蹟

2017-06-07 12:19

? 人氣

於是我不禁想像,超高齡社會又遇上醫療崩壞的話,會是什麼情況? 如果有在宅醫療和照顧的支撐,又會是什麼景象? 北海道夕張市的經驗正是一個實際的案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超高齡社會 X 醫療崩壞 :北海道夕張市的故事

2015年的北海道夕張市, 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經達到47%,高齡化比率居全日本之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市政府財政破產,夕張市失去了醫院,骨牌效應般的導致醫療崩壞! 但誰能想到, 在夕張市立醫院倒閉之後,卻出現了奇蹟! 夕張市政府宣布破產後, 顯示出來的數據,並未對市民的健康造成影響。沒有了醫院,市民也能幸福生活,這是怎麼一回事? 原因何在? 森田洋之醫師進行研究發現了夕張市民成就的奇蹟,以及他們幸福的秘密。

第一次在網路上看到森田醫師在TED的演講,帶給我很大的衝擊。透過日本醫師之間介紹,我和森田洋之醫師成為臉書上的朋友, 2015年九月第一次和這位文青熟男醫師見面,他送給我自己寫的書─《崩壞的奇蹟:夕張市民教我們的一堂課》(直譯)。書上寫到他在夕張工作的經驗,從夕張市民身上學到的事情。這些事情對日本人來說,也是很新鮮的概念,對同樣即將面臨超高齡社會瀕臨醫療崩壞的台灣來說,卻是既陌生又值得深入理解與借鏡的。

夕張市是一座因為礦業發跡的移民城市。由於礦業發達,民生和社會福利都享有企業的補助,在破產前,無論健康照護和自來水,都是免費的。不過好景不常, 自礦坑關閉、企業撤出後, 工作人口銳減,年輕人口外流,納稅不足以負擔公共設施和公務員薪餉,最終導致地方政府破產,市政府也無法經營市立夕張醫院。

於是2007年由夕張希望之杜的代表─村上智彥醫師承接,將原本171床市立醫院,轉型為19床的夕張診療所和40床的老人保健設施。換句話說, 病床數減少近九成。沒有市立醫院之後,大家都很擔心,夕張的死亡率會上升嗎?

根據前夕張診療所所長森田洋之醫師於2014年發表的研究發現, 過去12年, 夕張市死亡人數沒有明顯增加, 救護車出勤減少一半, 24小時出勤在宅醫療和照顧則頻繁很多。相較日本全國救護車出動次數, 過去十年中從450萬次增加到500萬次,夕張市則從916次(2004年)降到499次(2012年)。

接受在宅醫療的病患也增加了。2007年市立醫院關閉的時候, 只有44個人接受在宅醫療, 2012年增加到120個人。夕張市總人口中, 每100人中有一人接受在宅醫療。是不是因為醫院倒閉,病床減少,市民沒有選擇,只好選擇「在宅醫療」在家療養呢? 事實上,原本醫院還是保留病床,轉型為19床的「有病床的在宅療養支援診所」,平均占床數只有五、六床而已。真正需要急性醫療的狀況,例如骨折,透過直升機轉送到附近大型醫院治療穩定後,再回到自宅療養,接受在宅醫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