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能重視技職體系,台灣為何不能?他一句話戳破12年國教教改下的悲哀結果

2017-05-16 07:20

? 人氣

一位在公立高職教書的朋友親口告訴我,XX高職如果不改名為XX高中,將來在十二年國教下,學校根本收不到國中畢業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什麼?

因為家長覺得讀高職就是矮人一截,可能連學生們也這麼認為。真是可悲,教改了老半天,最後只改出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結果。

於是我們看到高職紛紛改名高中,專科紛紛「升格」為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不僅造就考七分就能上大學的「奇蹟」、百分百升大學的錄取率,成了全世界擁有最高大學生比率的國家,也帶來只剩二十二K起薪的荒謬社會。

當各界都在討論教改為什麼會失敗、十二年國教有沒有希望的時候,探討的都是如何減少學生壓力、如何讓升學更公平,但我要嚴正和教改專家、官員們說,不恢復台灣最引以為傲的技職體系教育,任何教改都是說假的!

獨立媒體《技職教育3.0》一篇〈技職教育失能等於自廢武功〉報導,點出了荒謬的現象:二○一四年缺工人數為二十三.八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製造業缺工人數近十萬人,「許多批判矛頭都指向失能的技職教育。」

1
教改了老半天,最後只改出一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結果。(翻攝自youtube

教育部統計,一○三年高職生升學比率已達百分之八十六.六,台灣科技大學校長廖慶榮諷刺地稱此現象為「另類的世界第一」。而以就業率來看,一九九○年高職就業率為百分之八十七,到了二○一五年卻只有百分之十九。

車王汽車老闆李國裕以曾收過的汽車員工為例,一名北科大車輛工程系畢業的學生居然連輪胎都沒換過,追問後得知,該名學生高中畢業後接著讀科技大學,但一路升學過程都以考試為主,根本沒真的碰過車子。 (註:目前北科大車輛系為了改善此狀況,已將校外實習改成必修學分。)

明明台灣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高達百分之十三(註:全球青年失業率占整體失業率比率兩倍多,約為百分之十三;台灣整體失業率是百分之四,青年失業率占整體失業率三倍,高於世界均值。),為什麼還會缺工近十萬人?來說一個真實故事,各位就曉得問題所在了。

有亞洲規模最大之稱的遊艇精品廠—緯航企業的董事長,有次到高職演講,順便招募員工,他對所有技職生說:「畢業後來我公司起薪二十五K、四年學成後保證三十五K以上。」結果他回公司後,連個學生都沒等到。董事長後來才知道原因:這些學生剛進高職第一個月,就全班都到補習班報到,準備拚三年後的升學考!

說到這,如果還沒打消你「唯有讀書高」的想法,我再舉兩個博士的例子給你參考:

四十五歲的政大東亞所博士徐文路,七年來由於一直卡不到正式的教職缺,成了流浪博士。每週二他從台南搭四個半小時客運到台北輔大教書,結束後再搭計程車趕到台藝大上課,星期三繼續到交大和新竹教育大學教課,星期四還有台中逢甲大學的課。他每週要在五所大學兼課二十一個學分,鐘點費雖然加起來有五萬六千元,但每年只有九個月有收入,因為寒暑假沒上課,也沒有年終獎金。扣掉車資跟住宿費後,每個月實領三萬一千元。

同樣讀博士,另一位二十九歲的政大法學博士生林柏翰,由於擔心未來畢業後也成了流浪博士,他決定選擇做起修車行黑手。剛開始,當然也有同學嘲笑他,書讀這麼高,幹嘛去做粗工!現在呢?他的月收入竟然高達十萬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