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姓在前,英文名在前,表示華人重家庭、歐美重個人?語言學家破解迷思:其實是這個概念不同

2020-02-26 12:46

? 人氣

中文和英文是南轅北轍的兩種語言:拼寫上,中文是表意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聲音上,中文是聲調語言、英文是重音語言。其他還有很多語序和文法上的差異,例如姓名的順序,就剛好相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文的姓名,我們會先講家族姓氏、然後才是個人名字;但英文相反,先名後姓,這是什麼原因呢?

大多數人被問到這個問題,最先聯想到的答案應該是:「華人的家庭觀念較重,所以家族姓氏放前面;西方社會重視個體,因此反過來。」這說法聽似合理,畢竟語言的確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

那麼,如果這個邏輯成立,林若望繼續追問,中文和英文在「日期」和「地址」的寫法上,又有何差異?

姓名、日期、以及地址在中英文中的寫法對照。
姓名、日期、以及地址在中英文中的寫法對照。(圖/黃楷元、張語辰)

從上方表格可以看出,中文和英文順序相反的不只是姓名,日期和地址的寫法也是。若前述「比較重視家庭觀念」的原因成立,那麼難道英美語系的人重視「日」勝過於「年」?重視門牌多過城市國家?看來,「重要性」這個邏輯,無法類推到日期和地址的順序上。

接著,林若望繼續舉了個句子為例:

中英文句法結構的對照,同意義的字詞以相同顏色顯示,可以比對出句法的結構順序。
中英文句法結構的對照,同意義的字詞以相同顏色顯示,可以比對出句法的結構順序。(圖/黃楷元、張語辰)

這兩個句子,除了主詞之外的所有詞語,順序又剛好相反。連續幾個範例看下來,我們大概可以猜出個端倪了。原來,中文和英文雖然差異很大,但在句法結構上,它們就像是鏡子裡外的兩人,彼此對稱。

從語言學的角度,每個句子都是一齣戲,裡面最核心的「劇本」,就是動詞。

林若望繼續用前面的句子為例,「讀書 / study」就是核心劇本 ( 動詞 ),「約翰 / John」是主角,其他用來補充動詞的就是配角 ( 修飾語 ),跟動詞配在一起形成「動詞片語」。

好玩的來了,英文句子中,動詞是領頭走在最前面,所有配角跟在後頭;而中文的句型,卻是先讓配角們出場,核心的動詞在最後壓軸

動詞是句子中的核心,也就是「中心語」。從圖中可以看出,中文與英文的中心語位置剛好是相反的。
動詞是句子中的核心,也就是「中心語」。從圖中可以看出,中文與英文的中心語位置剛好是相反的。(圖/黃楷元、張語辰)

語感關鍵:「中心語在前」vs.「中心語在後」

林若望解釋,語言學中,有一種語言分類方式,是依照「中心語的位置」

英文就是一種相對於修飾語,「中心語在前」的語言,重要的元素打頭陣,後面再補充說明;中文剛好相反,是「中心語在後」的語言,所以語序上反而是修飾語先出場,然後才是中心語。

這種基本「中心語在前」或是「中心語在後」的規則差異,就能夠用來解釋姓名、日期、和地址在中英文裡的相反順序了。

以姓名來說,姓氏只是縮小範圍用的修飾語 ( 例如:周家人 ),名字才是準確指涉特定身分的中心語 ( 例如:周家的杰倫 )。中英文的姓名先後順序,就是決定於中心語的位置。中文「中心語在後」,所以先姓後名,英文「中心語在前」,所以先名後姓。英文日期、地址的概念,也是如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