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中法國菜代表是哪一道?美食家:170年前,上海流傳至今,「這道菜」已成經典…

2017-03-12 12:00

? 人氣

更妙的是外國人來到上海之後也帶來了他們的飲食習慣,於是上海出現了所謂的「海派西餐」。上海最早開業的西餐館,是一八八二年開業位於福州路上的一品香番菜館,雖說是主打番邦口味,但主要的消費者都是一些追求時髦的上海客。但早期如〈竹枝詞〉中提到的,西餐消費非常非常之昂貴。對於當時的一般上海人來說,開洋葷吃大餐並不是非常普及的日常飲食行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九一七年蘇聯十月革命發生後,大量俄國難民湧入上海。這些上海人稱之為羅宋人的白俄人為了謀生,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一帶開設了大大小小四十餘家俄式菜館。這些羅宋餐廳走的是平價路線,主打一菜一湯(羅宋湯、麵包、奶油)價格實惠。一下子之間「大餐」變得人人都吃得起,西餐開始風靡上海。

西餐廳越開越多,競爭也就越趨激烈,這些西餐廳為了獲得消費者青睞開始標榜自己的菜系來源,之後逐漸發展出法、英、俄、德、義五大派系。根據老書的記載,法式講究用料與做工精細、英式喜用水果入菜,鹹中帶甜、俄式油多味重,強調奶味與酸味、德式選料精細講究精緻、義式注重原汁原味。

奇怪,怎麼跟你我現在對於德國菜、義大利菜、英國菜的印象有點出入?這就是海派西餐的特色,為了在舊上海的餐飲市場上爭奇鬥艷,餐廳業者引進了各國的菜色作法,各自整合或分類,形成彼此差異,又為了迎合消費者而作出了「海派」的口味調整。

其實,這些餐廳所賣的菜色都不是原汁原味的西餐,用餐方式是西化的,但是口味與用料都是上海化的。這就是所謂的「海派西餐」,一種融入中式材料口味又貌似西餐的餐飲菜系。

3
上海色拉(圖/維基百科

比方說一九三○年代,晉隆西餐社推出了一道叫做「金必多濃湯」的新菜,大受市場歡迎。這金必多濃湯的洋文寫著Comprador Soup。Comprador是葡萄牙文中的「買家」的意思,後來被用來指洋人在中國的「買辦」。

買辦濃湯,這是什麼湯啊?這湯其實是用西式的奶油濃湯底加入中式菜色燴八珍的材料(鮑魚、魚翅、火腿…)。

2
上海炸豬排(圖/維基百科

其他包括像是炸豬排(改自維也納炸排,沾梅林辣醬油)、上海式羅宋湯(用高麗菜取代甜菜)、洋芋色拉(沙拉)…這類海派西餐菜色,慢慢成為上海飲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作者|鄧士瑋

網路藝名ohmylife。大學時主修歷史,很喜歡把一個東西的來龍去脈搞清楚當作跟人家聊天的素材,最喜歡說的話是「你知道嗎,這個東西背後是有故事的。」

從事行銷宣傳相關工作多年。喜歡自己動手做飯吃,喜歡研究食物背後的故事與理論。2014年開始撰寫「食貨誌」抒發心得沒想到累積了一群讀者,欲停筆而不能只好發願繼續寫到網站Pageview歸零為止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高寶出版《食貨誌:寫給吃貨的故事與烹調的道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