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颼颼,皮膚變得又乾又癢怎麼辦?醫師警告:洗澡狂沖熱水,小心皰疹疥瘡上身

2020-01-13 12:20

? 人氣

搔癢度第一名:疥瘡

冬天容易惡化的皮膚疾病當中,搔癢度百分百的,非疥瘡莫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疥瘡是一種寄生蟲傳染疾病,主因是疥蟲寄生在人體皮膚內,因為疥蟲在皮下打洞、覓食、產卵、而引發劇癢的皮疹,主要經由人與人接觸而傳染。

冬天因為溫度與濕度的變化,適合疥蟲生長,常常可以見到感染疥瘡的患者,隨著氣溫下降而增多。

疥瘡在集體生活的場所,像是安養院、軍隊、球隊、監獄當中非常常見,門診只要見到平時住在安養院的患者,皮膚科醫師心裡一定會想到的疾病,其中之一就是疥瘡!

圖片中這位住在安養院的婆婆,這次來看診,主要的皮疹在腳底,雙側腳底對稱性的脫屑,仔細一看,可以看到腳掌心還有一些沒乾掉的小膿皰。

雙側腳心膿皰合併脫屑的皮疹,其實我腦中閃過的第一個診斷是汗皰疹,但是婆婆住在安養院,基於排除疥瘡的考量之下,我還是刮皮屑做顯微鏡鏡檢。

剛把玻片放上顯微鏡,第一個視野,就看到一顆破掉的蛋,雖然心中有點存疑,還是繼續搜尋任何可能的證據;玻片一轉開,哇!竟然每個視野都看的到蟲,除了破掉的蛋殼,還有完整的蛋!這位婆婆,雖然全身只有腳底有病灶,卻不幸罹患了高度傳染力的挪威型疥瘡。

當下我趕快告訴家屬及照護機構,婆婆這次罹患傳染力很強的疥瘡,需要更妥善的隔離措施及治療。

冬天一到,疥蟲也跟著發威,家中有團體生活的成員,真的要格外提高警覺!

(圖/照護線上)
(圖/照護線上)

看到這裡,有沒有開始覺得很困惑,為什麼天氣冷,常出現的皮膚病是皰疹、冬季癢、疥瘡,我們常常聽到的凍瘡、凍傷呢?

其實南台灣的冬天,除了寒流來襲的幾天,氣溫有可能會降到攝氏十度上下,大部分的日子,白天的高溫可以超過二十度,夜裡才會低到十幾度。所以南台灣的冬天,溫度約略是北國的夏末初秋,對常常冰天雪地的溫帶國家來說,冬天的南臺灣,氣溫其實是蠻舒適,也因此,看到凍瘡的機會並不多。

偶爾會遇到出國玩雪,在氣溫低的環境走動太久,或是因為工作的關係,長時間待在冷凍室中,又沒有做好足部保暖,這些人才比較有可能得到凍瘡。

最後要提醒大家,寒流來襲,請務必注意好保暖,皮膚平常就有狀況的患者,也請加強保濕,不要因為天氣冷,就一直沖溫度很高的熱水、或是每天泡澡,這些會讓皮膚發炎的情況更形惡化;比較可行的方法是在家中或浴室中加裝暖器,升高室內溫度。

文/游懿聖 醫師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照護線上(原標題:氣溫冷颼颼,皮膚拉警報)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