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文學作品寫下對時代的控訴和對弱勢者的同情!為黨生活的人——小林多喜二

2020-01-12 07:00

? 人氣

或許小林多喜二很早就預知到,投身於反政府的革命活動(自己又坐過牢獄),隨時死亡不足為怪,1931年11月初,他特地前往奈良拜訪他仰慕的白樺派小說家——志賀直哉。那次探訪給志賀直哉留下極佳的印象:「……我感到他為人誠實,使我改變了自己過去對於無產階級作家的成見。」由此可見,這場如師徒般的對談所散發的融洽氣氛。1932年,日本政府正加緊對無產階級社會運動的壓制,這個措施使得宮本顯治與小林多喜二等共黨人士,紛紛轉入地下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小林多喜二沒有中斷小說創作,完成短篇小說〈失業貨車〉和中篇小說《沼尾村》,其後,又完成了《為黨生活的人》這部小說。只不過,這部作品意識形態過於尖銳,直接刊出可能遭致查禁,所以題名改為《轉換時代》以避其鋒頭。這部小說正是小林多喜二陣營裡極力推崇的作品,他們將它視為其無產階級文學的史詩,亦是日共人士心目中的墓誌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日本文學》雜誌——全4卷。圖/想想論壇
《新日本文學》雜誌——全4卷。圖/想想論壇

然而,這終究是來自同溫層的讚頌,二戰以後,日本評論界對於小林多喜二及其作品,展開了以「政治與文學」的論戰。平野謙就批評道:「這是共產黨人的樣板文章,一種僵化的『制度』;一種政治意識形態壓倒一切的技法。直言之,多喜二的文學過於標舉『政治主張』,反而失去應有的文學性……」而平野謙的主要論敵中野重治則撰文回應,論者應當全面考量小林多喜二所處的境況,不應忽略其作品為無產階級文學做出的貢獻……。的確,這場論戰風暴已經消隱在歷史深處多年了,但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我們作為論戰風暴之外的讀者,反而多了些清醒的目光來看待他的作品。在《防雪林》中,我們讀到貧農們在北國酷寒的大地上掙扎求存的生命姿態,不由得份外感動起來。在《為黨生活的人》裡,主人公為失業勞工們奔走轉下地下活動,其最後突顯共黨青年的政治修辭,卻令人不予苟同。儘管不久前,電影版《蟹工船》成功喚醒人們對於日本失業問題的關注,贏得許多支持的聲音。畢竟,文學應該歸於文學園地,因為當共產國家取得政權,開始追逐經濟利益趁機淘空國家資產的同時,工農兵文學就得被掃地出門了!

作者介紹|邱振瑞

作家、翻譯家,著有小說《菩薩有難》、《來信》、《日影之舞:日本現代文學散論》;詩集《抒情的彼方》、《憂傷似海》、《變奏的開端》等,譯作豐富多姿,三島由紀夫《我青春漫遊的時代》、《太陽與鐵》、松本清張《砂之器》、《半生記》、《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親美與反美》、《編輯這種病》等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日晷之南】為黨生活的人——小林多喜二)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