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無法邂逅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心理學家:明明就有該去愛的人,卻編一堆理由

2016-11-08 15:34

? 人氣

哲學家:不是虛無主義,是現實主義。阿德勒心理學否定所有的決定論,也不接受宿命論。我們的生命中既沒有「命中注定的人」,也不可以等待那個人出現。只是等待,什麼也不會改變。這個原則我完全不打算退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當你回頭看看與夥伴一起走過的漫長歲月時,其中還是會有些事物讓你感覺好像「某種命運般的安排」。那種情況下的「命運」既非早已命定的,也不是偶然降臨,應該是兩個人努力打造的結果。

年輕人:...什麼意思?

哲學家:你已經明白了吧?所謂的「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打造的。

年輕人:...!!

哲學家:我們不可以成為命運的僕人,必須是命運的主人;不是追求命中注定的那個人,而是打造足以稱為命運的關係。

年輕人:但具體來說,要怎麼做?

哲學家:舞動起來。不去考慮未知的將來,也不考慮應該不存在的命運,就只是一心一意與眼前的夥伴舞動於「當下」。

阿德勒認為這樣的舞動是「兩個人參與共同事業的一種遊戲」,他也鼓勵孩子們如此去做。愛與結婚,正像是兩個人一起共舞。不考慮要往哪裡去,手牽著手,正視並專注於今天的幸福、當下的這一瞬間,一圈又一圈跳著舞。而你們長年以來舞動的軌跡,人們便稱它為「命運」。

年輕人:愛與結婚,是兩個人一起跳的舞...

哲學家:眼前,你正站在人生這座舞池的牆邊,從旁看著那些跳舞的人。你認定「應該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我一起跳舞」,內心深處卻焦急等待著那個「命中注定的人」向自己伸出手來。為了不想有更慘痛的遭遇、不想討厭自己,正咬緊牙根、使盡全力在守護自己。

應該去做的事,其實只有一件。牽起身旁那個人的手,以現在的自己盡可能去跳跳看。命運,就從那裡開始。 

(翻攝自SHOCHIKUch@YouTube)
命中注定的關係,靠自己親手打造。(翻攝自SHOCHIKUch@YouTube)   

作者|岸見一郎
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居於京都。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並成為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的諮商師與顧問。自從撰寫暢銷世界各國、堪稱阿德勒心理學的新經典著作《被討厭的勇氣》後,便如同阿德勒生前所做的一樣,為了使世界更臻良善,花費許多精力在日本及海外與許多「年輕人」對話、進行諮商。

古賀史健

株式會社batons代表。自由撰稿人。1973年出生於福岡。專門以聽寫記錄的方式從事書籍撰寫,參與過許多暢銷商業書刊與紀實文學書籍出版。2014年,因「以商業類書籍撰稿人的身分獲得注目,並讓撰稿人的地位大幅提升」而獲得該年商業書大賞的審查員特別獎。前作《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由於對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落差感到困惑,於是再度前往京都探訪岸見一郎先生。經過數十小時的討論,以「勇氣二部曲」完結篇的角度寫就了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究竟出版《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