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無法邂逅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心理學家:明明就有該去愛的人,卻編一堆理由

2016-11-08 15:34

? 人氣

2014年在台出版《被討厭的勇氣》已熱銷40萬本以上,睽違2年,書中主角年輕人辭去原本圖書館工作成了國中老師,再度來到哲學家書房討論這些年,他在教育現場實踐阿德勒理論備受挫折,如今正為是否該放棄而苦惱不已…續集《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完結篇》則深論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阿德勒心理學,步上人生幸福之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勇敢去愛吧!

唯有藉著去愛他人,才能擺脫以自我為中心;
唯有透過去愛他人,才能促成自立;
也因著去愛人,才終於能得到幸福。

哲學家:不可以站著不動,再往前一步吧。今天一開始,我提到了兩件「無法強求的事」。

年輕人:...是尊敬與愛,對吧?

哲學家:對。不論是怎樣的獨裁者,都不能強迫我尊敬他。在尊敬的關係中,只能由我主動先寄予尊敬。至於結果,不管對方展現什麼樣的態度,我能做到的就只有那樣。前面我是這麼說的。

年輕人:然後,愛也是一樣嗎?

哲學家:是的。愛也是無法強求。

年輕人:可是老師,您還沒回答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使是我,也有想去愛別人的心;不騙您,我真的有。先不提對愛的恐懼,我對愛是有渴望的。那麼,我又為什麼不向愛跨出那一步呢?

重點就是,因為我還沒有遇上「應該愛的人」哪!因為沒有遇上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才無法實現我的愛呀!關於戀愛最大的難題,就是「邂逅」!

哲學家:你說,真正的愛是由命中注定的邂逅開始?

年輕人:當然囉。因為那是要讓我獻上自己的人生,甚至改變人生「主詞」的對象。要隨隨便便對某個人奉獻我的一切,這我可做不到!

哲學家:這麼說來,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做是「命中注定的人」?也就是要如何才能察知命運?

年輕人:我不知道...當「那一刻」到來的時候,一定就會知道吧。這對我來說是未知的領域。

哲學家:原來如此。那麼首先,我以阿德勒的基本立場來回答你吧。戀愛也好,這整個人生也罷,阿德勒一概不承認有「命中注定的人」

年輕人:我們沒有「命中注定的人」?!

哲學家:沒有。

年輕人:...等一下,這段話可不能這樣聽聽就算了!

哲學家:為什麼大多數人在戀愛中會尋求「命中注定的人」?為什麼會對結婚對象抱持浪漫的想像?關於這些事,阿德勒斷言:「是為了排除所有的可能人選。」

年輕人:排除可能人選?

哲學家:像你這樣嘆著氣說「沒遇到對象」的人,事實上每天都會遇到一些人。如果不是有什麼特殊狀況的話,沒有人會一整年連半個人都沒遇上...你應該也遇見很多人了吧?

年輕人:如果連那種出現在同一個場合的情況也算的話。

哲學家:只是,要將那種淡淡的「邂逅」發展成某種「關係」,需要一定的勇氣,需要主動和對方聊聊,或是寫寫信什麼的。

年輕人:喔,那是當然的。不只是一定的勇氣,是需要最大的勇氣。

哲學家:在這裡,「進入關係的勇氣」受挫的人,該怎麼辦?他會死命纏住「命中注定的人」這樣的幻想...現在的你就像這樣。

眼前明明就有應該去愛的人,卻編派了一大堆理由,表示「不是這個人」而拒絕,只是低著頭,想著「應該有更理想、更完美、更命中注定的對象」,完全不願意踏入進一步的關係,親手排除一切可能的人選。

年輕人:不、這...

哲學家:藉由提出這種過高且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理想,迴避與眼前活生生的人們有所瓜葛。請你務必認識到,那就是大嘆「沒有邂逅」的人的真面目。

年輕人:我在逃離「關係」?

哲學家:並且活在可能性之中。你認為幸福會主動找上門來,「雖然眼前幸福還未到來,但只要遇上命中注定的人,一切應該都會順利發展。」

年輕人:...太可惡了!啊啊,這樣的洞察真令人憎厭!

哲學家:的確是,這種說法聽了並不好受吧。但是想想追求「命中注定的人」的「目的」,我們的討論自然在這裡有了定論。

愛是「決斷」

(翻攝自SHOCHIKUch@YouTube)
諾大世界裡,如何選擇那個人?(翻攝自SHOCHIKUch@YouTube)

年輕人:那麼請問您,假設「命中注定的人」並不存在,我們要以什麼來衡量、決定結婚這件事?所謂的結婚,是從這廣大的世界裡選擇唯一的「這個人」對吧?難不成就是以外貌、財力、地位這些「條件」去選擇?

哲學家:所謂的結婚,並不是選擇「對象」,是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年輕人:選擇生活方式?!那您的意思是,不論「對象」是誰都可以嗎?

哲學家:說得極端一點就是那樣吧。

年輕人:別、別開玩笑了!這種說法誰會同意啊!請您收回去,現在立刻收回去!

哲學家:我承認,這個說法會遭受許多反彈。但無論是怎樣的人,我們都有辦法去愛。

年輕人:怎麼可能!這麼說,難道您可以在路上隨便找一位來歷不明的女性愛上她,還跟她結婚嗎?

哲學家:如果我決心要那麼做的話。

年輕人:決心?!

哲學家:當然,感覺到與某人相遇是「命運安排」,之後順著這種直覺決定結婚的人很多。不過,那並不是早已命定的命運,只是他本人決定「相信這是命運」而已。

弗洛姆留下了這段話:

「愛上某人,並不單單只是激烈的情感。那是一種決心、決斷、還有約定。」

邂逅形式之類的怎樣都好。如果下定決心要以它為起點去建構真正的愛,正面迎接「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不管是什麼樣的對象都能去愛。

年輕人:...您注意到了嗎?老師您現在正在對自己的婚姻吐口水!說自己的太太其實並不是命中注定的那個人,不論對方是誰都無所謂!您敢在家人面前那樣說嗎?如果敢的話,那您實在是個令人難以想像的虛無主義者!

哲學家:不是虛無主義,是現實主義。阿德勒心理學否定所有的決定論,也不接受宿命論。我們的生命中既沒有「命中注定的人」,也不可以等待那個人出現。只是等待,什麼也不會改變。這個原則我完全不打算退讓。

不過,當你回頭看看與夥伴一起走過的漫長歲月時,其中還是會有些事物讓你感覺好像「某種命運般的安排」。那種情況下的「命運」既非早已命定的,也不是偶然降臨,應該是兩個人努力打造的結果。

年輕人:...什麼意思?

哲學家:你已經明白了吧?所謂的「命運」,是要用自己的手去打造的。

年輕人:...!!

哲學家:我們不可以成為命運的僕人,必須是命運的主人;不是追求命中注定的那個人,而是打造足以稱為命運的關係。

年輕人:但具體來說,要怎麼做?

哲學家:舞動起來。不去考慮未知的將來,也不考慮應該不存在的命運,就只是一心一意與眼前的夥伴舞動於「當下」。

阿德勒認為這樣的舞動是「兩個人參與共同事業的一種遊戲」,他也鼓勵孩子們如此去做。愛與結婚,正像是兩個人一起共舞。不考慮要往哪裡去,手牽著手,正視並專注於今天的幸福、當下的這一瞬間,一圈又一圈跳著舞。而你們長年以來舞動的軌跡,人們便稱它為「命運」。

年輕人:愛與結婚,是兩個人一起跳的舞...

哲學家:眼前,你正站在人生這座舞池的牆邊,從旁看著那些跳舞的人。你認定「應該沒有人願意和這樣的我一起跳舞」,內心深處卻焦急等待著那個「命中注定的人」向自己伸出手來。為了不想有更慘痛的遭遇、不想討厭自己,正咬緊牙根、使盡全力在守護自己。

應該去做的事,其實只有一件。牽起身旁那個人的手,以現在的自己盡可能去跳跳看。命運,就從那裡開始。 

(翻攝自SHOCHIKUch@YouTube)
命中注定的關係,靠自己親手打造。(翻攝自SHOCHIKUch@YouTube)   

作者|岸見一郎
哲學家。1956年生於京都,居於京都。京都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結業。除了專攻哲學(西洋古代哲學,尤其是柏拉圖哲學)外,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並成為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證的諮商師與顧問。自從撰寫暢銷世界各國、堪稱阿德勒心理學的新經典著作《被討厭的勇氣》後,便如同阿德勒生前所做的一樣,為了使世界更臻良善,花費許多精力在日本及海外與許多「年輕人」對話、進行諮商。

古賀史健

株式會社batons代表。自由撰稿人。1973年出生於福岡。專門以聽寫記錄的方式從事書籍撰寫,參與過許多暢銷商業書刊與紀實文學書籍出版。2014年,因「以商業類書籍撰稿人的身分獲得注目,並讓撰稿人的地位大幅提升」而獲得該年商業書大賞的審查員特別獎。前作《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由於對阿德勒心理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落差感到困惑,於是再度前往京都探訪岸見一郎先生。經過數十小時的討論,以「勇氣二部曲」完結篇的角度寫就了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究竟出版《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人生幸福的行動指南
責任編輯/蔡昀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