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不對、我覺得不行…明明自己也沒什麼高見,為什麼有人總愛「慣性否定」他人?

2019-10-17 11:18

? 人氣

綜藝節目「明言明語」播出後,許多觀眾認為黃曉明有慣性否定他人的傾向(圖取自網路)

綜藝節目「明言明語」播出後,許多觀眾認為黃曉明有慣性否定他人的傾向(圖取自網路)

黃曉明在一檔綜藝裡的「明言明語」紅了好久了。「我一個人說了算」、「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都聽我的」......這類自我中心的話已經被大家吐槽爛了。很多人還總結說,黃曉明似乎有一股「慣性否定別人」的交流模式。據說他在最近幾次節目中已經改變很多了,但我們還是想後知後覺地討論一下這種「習慣性否定」的現象。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相信生活中你一定遇到過這種人,不管你表達怎樣的觀點,他嘴裡冒出的第一句話一定是否定句:「我覺得不好」、「不行」、「我不同意」,往往還伴隨著搖頭、閉眼、皺眉等一系列配套動作。結果等他說完原因,你可能又會發現,他並沒有更多高見,甚至還可能又將你的觀點重複了一遍。

提出反對意見很正常。但問題在於:在提出反對意見之前,這些人似乎根本沒有認真在聽你說的到底是什麼。「否定」只是個習慣性動作,目的是開始自己的表演,俗稱「孔雀開屏」。

就像你開開心心打算買一雙很漂亮的鞋子,他一張嘴卻是「顏色太醜了吧,款式還是三年前的,過時了,這鞋跟走起路來肯定不舒服,啊,白送我都不要!」你氣不氣?氣死了啊!
邪門的是,工作生活中我們還偏偏總是無可避免地會遇到這些人。那這些人到底是怎麼想的?以否定別人為樂嗎?是的,否定別人可能真的會讓他們感到快樂。

為什麼有人喜歡否定別人

(1)下行比較讓我們自信

社會心理學家Festinger 認為:我們在與他人的社會比較中認識自我,並且這個過程會帶給我們豐富的情緒體驗。當我們與比自己優秀的人做比較時(上行比較),會感到焦慮甚至自卑,而當我們與比自己差勁的人做比較時(下行比較),會獲得自信和滿足。

也就是說,如果周圍人都很胖,你就會覺得自己瘦。如果朋友圈別人都在曬旅遊,你就會覺得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在加班。同理,如果別人表達了一個特別棒的觀點,或者講了一個很有趣的笑話,我們可能就會覺得自己有點蠢、有點無趣。

這感覺可不太美妙。於是有些人就會選擇否定甚至貶低他人,讓自己重新獲得優越感。

(2)驗證性偏差使我們忽略不一致的觀點

自我肯定理論(self-affirmation theory)的提出者Steele認為:證明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其實是一種自我肯定,它保護並維持了我們的自我價值。而否定自己之前的想法和行為會帶來認知失調,這種認知失調會讓人產生不適。

所以,如果對方提出的是和我們完全相反的觀點,即使他再有道理,我們也很難認同,因為「他是對的」=「我是錯的」——承認自己錯了,承認自己不如別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判斷孰對孰錯的過程中,人們往往還會存在一種「驗證性偏差(comfirmation bias)」:為自己支持的信念找證據,而選擇性過濾掉和自己信念不一致的證據。當你已經形成一個觀點,比起聽取那些和你觀點相左的意見,你更願意尋找證據去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就像當很多人覺得黃曉明極其不講道理時,大家就會努力去翻出所有能證明他不講道理的截圖,而選擇性忽略掉他其實也愛講冷笑話、也會關心員工的那一面。

你看,我們急於否定黃曉明的樣子,是不是也像極了節目中黃曉明否定別人的樣子?說到底,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習慣性否定」他人的心理。就像前面所說的,這是心理很正常的反應。

(3)基本歸因錯誤改變我們看待問題的視角

看到別人「習慣性否定別人」,就指責他「專制霸道」,看到別人「公交車上不讓座」,就指責他「沒有道德感」......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評價的標準又會變得不一樣了,這個時候的「公交車上不讓座」可能會意味著:昨晚沒睡好太累了、身體不舒服實在站不起來、還有兩小時才到公司……很「雙標」對不對?並非因為我們不善良,而是我們總習慣於從自己關注的地方尋找原因了。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當我們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親身經歷時,視角會有所不同。具體來說,當我們作為行動者時,我們的注意力會聚焦在自己周圍的環境上;而當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的時候,作為行為載體的人則會成為我們注意的中心,而環境會變得相對模糊。

這種視角的差異往往會引起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即我們在解釋他人身上的消極行為時,會低估環境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個人的特質和態度造成的影響。但在解釋自己身上的消極行為時,會更傾向於從環境因素來歸因。

在這裡,歸因指的是尋找事件發生的原因。人人都有歸因的傾向,尤其是對於一些消極的事件。

其中,歸因分為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兩類,內部歸因又叫性格歸因(dispositioanal attribution),也就是把事情發生的原因歸結到諸如性格之類的內部因素,外部歸因又叫情境性歸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它意味著把事件原因歸結到情境、環境等外部因素。

因此,某明星忽視並否定他人建議、固執己見的時候,我們會認為:「他就是一個霸道總裁、中年王子病。」但輪到我們自己的時候,原因可能就變成了:「生活所迫,第一次當領導我壓力也很大啊。」所以啊,下次我們再想要否定別人時,也許可以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真的看到全貌了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簡單心理(原標題:不管你說什麼,我都覺得不對|為什麼總有人會“習慣性否定”別人?)

責任編輯/ 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