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動盪就買債券,固定配息又保本?錯,你沒看到這類債券有3大風險

2020-03-02 10:01

? 人氣

股神巴菲特一再提醒,投資首要原則是不可失去本金,投資人若一心盼望標的能「固定」配息,他們的本金便已暴露在債券風險中。(圖/PBS NewsHour@youtube)

股神巴菲特一再提醒,投資首要原則是不可失去本金,投資人若一心盼望標的能「固定」配息,他們的本金便已暴露在債券風險中。(圖/PBS NewsHour@youtube)

你應該知道的是:當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陷入恐慌、股市暴跌,投資債券看似是最佳選擇,但作者提醒,無論單一企業或國家發行的債券,其實也有太過集中等三大風險,投資人不可錯以為固定領到配息,就是高枕無憂的資金避風港。

「首要原則,不要造成傷害(First, do no harm)」---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這幾天跟幾位投資人聊到近期在金融機構熱賣的單一海外債券產品,許多喜歡購買單一海外債券的人都有一種想法(迷思):持有單一的海外債券(編按:意指個別海外公司或其他國家發行之債券),除了能夠享受到固定的配息之外,如果短期債券的價格下跌,只要持有到期,就能夠拿回本金。聽起來很棒,不是嗎?能夠固定領到較高的配息(通常都比存款利息高),持有到期還能夠保本,真是太完美了,所以難怪會在金融機構熱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通常金融機構熱賣的產品都不像投資人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單一海外債券也不例外,購買這種商品的投資人忽略幾個重要的點:

1. 投資風險依然存在

持有單一債券的投資人依然要面對債券各種風險,如利率風險,信用風險,違約風險,通貨膨脹風險...等等,這些風險並不會因為持有單一海外債券而消失,甚至風險更高。至於到期拿回本金,如果你買的是長年期債券,當你在多年後拿回本金時(假設沒有違約情況),你的本金也會被通貨膨脹侵蝕掉。

美國知名財經專家艾斯納(Cliff Asness)曾在財務分析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發表了「我看投資產業的十大眼中釘」一文,在這篇文章當中的第十點,他就批評,很多理財顧問錯誤地告訴客戶:投資單一債券比投資債券基金更好!

他在文章中解釋說:「債券基金是很多債券所組成的,每天根據當天所持有的債券價格報價,一個債券組合,怎麼可能比其所持有的單一債券更糟呢?這在邏輯上說不通。另外,持有單一債券到期並拿回本金,這一點雖然看起來很有價值,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2. 成本不透明

對投資人而言,債券買賣就像是在黑箱中操作,外界無法清楚看出買賣真實價格,這一點對於投資人是很不利的。有些金融機構宣稱,購買單一海外債券不需另外支付手續費,但我們都知道,金融機構不可能做賠本生意,那麼其利潤從何而來呢?答案就是買賣之間的價差。這就好像我們去銀行買賣外匯一樣,買進與賣出之間會有個價差,但更糟的是,外匯價差是掛牌出來的,至少你會清楚知道被收取多少價差;但債券交易報價完全是不透明的,你根本不會知道價差是多少,而且這個價差往往比你想像的高出許多!

3. 風險過度集中

這點是我個人認為,購買單一海外債券最大的風險所在。「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句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風險控管方式,但是投資單一海外債券,就明顯違背這個控管風險的最基本原則。

有些人會說,我購買的是XXX國際金融機構,xxx國際知名公司(發行的債券),這些知名大公司是不可能會違約或倒閉的。真的嗎?2008年前台灣熱賣海外結構債的時候,當時理專不也是鼓吹說:「雷曼兄弟這種百年大金融機構,怎麼可能違約,放心購買吧!持有到期你就可以保本了,多好的投資...」結果,雷曼兄弟真的就倒閉了!金融市場上什麼事情都是可能發生的,永遠不要假設哪一家公司不會倒閉

巴菲特曾說過:投資的首要原則就是不要(永久)的失去資金、不要輸錢,第二個原則就是記住第一個原則。但你發現了嗎?當你投資單一股票或單一(公司)債券時,其實就開始承擔了可能永久失去資金的風險,這點千萬不要忽略了!

巴菲特的兩個投資原則
 

作者曾任花旗銀行集團副總裁、台新銀行財富管理副總經理、法商巴黎銀行副總裁,從事金融業近二十年,著有《誰偷走你的獲利》等四本著作,現為阿爾發金融科技董事長

本文轉載自副總裁的理財日誌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