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暴行卻選擇沉默,是讀書人該做的嗎?百歲作家楊絳辭世,意外引爆中國論戰

2016-10-08 09:30

? 人氣

今年5月,知名文學家楊絳先生仙逝。在漫長的一生中面對過大歷史的抉擇,楊絳已成為符號—去政治者想在這個符號上汲取退守小我的安身立命之道,而呼喚知識分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精神的人則以楊絳為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2016年5月25日,楊絳先生仙逝,享年105歲。一時間,打著楊絳之名的心靈雞湯文在網路上大量湧現,然而,這些幾乎都是偽作,包括本文開頭的引文。此外,楊絳的辭世也意外引發知識分子是否擁有沉默生存權利的論辯,激烈程度近年少見。

一切因楊絳而起,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終生筆耕,92歲出版《我們仨》

楊絳,是以小說《圍城》奠定文壇地位的錢鍾書之妻,但她的傳奇與光芒並不在丈夫之下。才華洋溢與潛心筆耕是她的人生註腳。

22歲之際,她與錢鍾書前往英法留學,因而精通英語與法語,四十七歲時為了從西班牙語原典直譯《唐吉軻德》發憤學習西語,廿年後譯作出版,作品迄今仍為經典。1980年代之後,她開始將生命經歷化為散文,例如文革期間下放經歷的《幹校六記》,此外,她的文字觸角也伸向小說,描述知識分子處境變化的《洗澡》則是其小說代表作。

這部作品或可與《圍城》相互比較,錢楊兩人對知識分子之間的勾心鬥角、不擇手段換取名利都有深刻的描寫,有趣的是,《圍城》勾勒了不少國民黨統治的黑暗,《洗澡》則點到為止地批評了共產黨。

1997年,楊絳口中「此生唯一佳作」的獨女錢媛過世,隔年,錢鍾書病逝。即使如此,楊絳仍然筆耕不輟,92歲時出版的《我們仨》便是晚年的傑作之一。

家國飄搖,知識分子如何抉擇

《我們仨》是楊絳的人生文本,丈夫與獨女去世之後,她寫下「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

三人的人生旅途,從中國而英國劍橋、法國巴黎再回中國,是典型知識菁英的學院之旅。家是溫暖的,但外頭卻風雨飄搖。對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來說,1949年國民黨或共產黨的抉擇、1950年中期開始針對知識分子的反右運動,乃至1966年開始的10年文革,都是無法掙脫的枷鎖。

追求彼時歷史真相,是千禧年之初中國文化圈的熱點話題,2000年陳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從大量檔案與訪談帶出了沈從文、巴金等知名作家在反右運動與文革期間的創傷、2004年章詒和轟動華人圈的《往事並不如煙》裡,描述了父親章伯鈞與民主黨派人物的肖像,以及他們為了在社會主義體制加入民主監督所付出的沉重代價、2005年傅國湧的《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紀錄》同樣記錄了1949年知識分子在渾沌局勢裡的抉擇。

楊絳成了「心靈導師」

然而,在楊絳的文字裡,大歷史面前的抉擇,一切卻清淡如水。一九四九年的靜待解放,只因他們都是不願做外國人的倔強中國老百姓,面對一連串的政治運動,楊絳有著無比精準的描述—「發動起來的群眾,就像通了電的機器人,都隨著按鈕統一行動,都不是個人了。」為防犯錯誤,他們低調行事,但文革的批鬥終究躲不掉,錢鍾書與楊絳成了「牛鬼蛇神」,錢媛則是「革命群眾」,一家三人成了人民內部矛盾的縮影。

即使如此,楊絳的文字裡也沒有太多的批判,就僅像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景。在網路時代裡,仿名人口吻的心靈雞湯文盛行多年,雖多是偽作,但口吻維妙維肖。楊絳又何以成為心靈導師呢?

對許多中國人來說,與大國崛起同步的,是城市不易生存的高物價與浮躁之氣,退守小我的家庭敘事與終生書齋裡默默生存筆耕不輟的形象,正是大眾心理的投射。

呼喚敢言的知識分子

不過,楊絳也在另一方面引起熱議。楊絳先生仙逝之年,正是文革50年之際,錢鍾書與楊絳在文革中的處境成為焦點。有人認為錢楊兩人默默生存的態度不足以成為知識分子典範,甚至有人直指上一代知識分子欠缺反思的犬儒態度,造就了今日「自乾五」(自帶乾糧的五毛)的猖狂。

然而,也有人認為黑暗時代裡不出賣他人、守住道德底線已屬不易,何以要求他人勇敢?然而無論正反面的評價,楊絳已成符號—去政治者想在這個符號上汲取退守小我的安身立命之道,而呼喚知識分子「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精神的人則以楊絳為鑑。

兩種想像其實同樣討論面對現實環境應如何自處的問題,政治與去政治的拔河,也正是當今中國現況的一道縮影。

文/李政亮
本圖文經轉載自or旅讀中國(原標題:因楊絳之名)

台灣人行走中國的紀錄片《十分鐘看中國》,以素人的觀點,真誠的視角,溫柔凝視當今中國的豐富面貌!

本片將於11月5日舉辦紀錄片分享會,活動資訊如下:

時間:11/5-6(週六至週日)14:00-18:00
地點:華山文創園區「台北紅館」(北平東路與杭州北路口,近審計部)
入場:免費入場,預約報名將贈《旅讀中國》雜誌一本

報名網址這邊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