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在人間》選摘(1):一罈醬,醞釀近四十載

2016-09-21 07:00

? 人氣

關於食物的記憶總是綿長的。我生在皖北,父母是教師,談不上廚藝精通,只會把飯菜煮熟,一家人將就吃個溫飽。所以,我的童年幾乎沒有什麼食物特別難忘,除了一樣東西,那就是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年暑假,院子裡家家戶戶都要做醬,老家稱「捂醬」。醬分兩種:裝在罈子裡帶汁水的,我們叫「醬豆」(註:中國北方常見的醃製發酵食物),剛出鍋的饅頭,掰開,中間抹上一勺醬豆,熱騰騰的奇香。把醬豆撈出來,晒乾直接保存,叫「鹽豆」,淋上香油,適合拌稀飯。

一般來說,醬被認為是中國人的發明,成湯作醢到今天應該有幾千年歷史,國人對醬的依賴已經成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柏楊用醬缸形容中國文化,而不用其他,儘管不是褒義,但足可窺見醬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

關於醬,東方和西方永遠談不攏。西方的醬,果醬也好,蛋黃醬也好,辣椒醬也好,都缺少深度發酵的環節。而中國的醬,如果不生出複雜同時複合的菌群,是得不到一種叫「鮮」的味道的—那是各種胺基酸帶給味蕾的幻覺。

母親每年都做醬,黃豆煮熟,拌上很多炒麵,平鋪在大大的竹匾上,一寸來厚。折來馬鞭一樣長相的香蒿,那是一種有刺激氣味的植物,洗乾淨後均勻擺放在黃豆上。

天很熱,三、四天,黃豆和蒿子之間便布滿了白色的黴菌,像蜘蛛人彈出來的絲,那是微生物在活動。這時候的黃豆表面已經開始發黏,像日本的納豆,有些臭,並且有很濃烈的蒿子氣息。想來,香蒿的作用是遮蔽臭味吧。

準備好鹽、生薑切丁,用中藥的鐵碾子,把辣椒、花椒、八角、香葉碾成粉末,便可以「下醬」了。捂好的豆子被放進一個小水缸,撒一層豆子放一層作料和鹽,最後蓋上沾了水的紗布阻隔蚊蠅。

很快,醬缸裡便滲出水。遇到陽光好的日子,再把醬缸裡的豆子們集合到竹匾上曝晒,這是為了殺菌。豆子們再回到缸裡時,母親會切一些蘿蔔片進去,這樣,成醬出來時,蘿蔔甚至比醬還受歡迎,因為它的口感。

今天我們烹飪也常用醬,例如麻婆豆腐必須有四川郫縣豆瓣,東北的蘸醬菜要用大醬。但現在的醬更多是菜餚的調味料,而我童年時代的醬豆,就是菜的本尊。主婦要想盡辦法給全家人「下飯」,醬是最好的選擇。

我童年的餐桌上,常年都有醬豆的「合理存在」—菜少的時候,它是主食伴侶;菜稍微多幾樣,父母仍然會把筷箸首先指向它…久了,醬豆變成了熟視無睹的東西,直到一天,有人帶著自己做的醬到我家串門。

張素雲是父母的同事,也是我的英語老師,她是碭山人,那是皖北比較富庶的一個縣分,因此,她做醬的方法也必須和我們當地不同—醬胚不用黃豆,而是用新收下的蠶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