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眼中哭鬧、發脾氣、行為失控的孩子,其實內心正吶喊著…「請幫幫我!」

2016-08-16 07:10

? 人氣

現在,讓我們看看下一個例子。有個父親要求兒子關掉電視去做功課,但兒子對他不理不睬。父親的反應是大聲吼叫,結果也沒有用,男孩仍是文風不動。即便後來父親開始罵人了,兒子仍置若罔聞,最後惱火的父親只得放棄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我們來改寫這個場景的劇本。一開始當兒子假裝沒聽見父親的話時,父親要明確告訴他,下次要求他這麼做時,他必須馬上把電視關掉。如果兒子依然我行我素,父親可以拿起遙控器,然後平靜(不是生氣)地把電視關掉。接著父親拿著遙控器,對兒子解釋說,如果他能夠遵守規範,就會信任他並把遙控器交給他。一直到了隔天晚上,男孩要求父親給他遙控器,父親再次清楚地向他傳達自己的期待,然後就將遙控器交給了孩子。當天晚上沒有再發生因為看電視引起的不愉快,於是父親當面稱讚兒子改善了他的行為。

再來看幾個例子。有兩個孩子坐在桌前畫畫,媽媽要求他們畫完後要將桌面收拾乾淨。孩子完全不理會媽媽的話,媽媽卻什麼也沒做,直接就讓傭人幫孩子整理房間。在這個例子中,當孩子沒有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時,媽媽應該繼續待在房間裡,把他們的圖畫拿開,然後告訴他們馬上整理桌子,做完後再稱讚他們。

有個六歲的小女孩畫了一幅漂亮的畫,跑去拿給媽媽看。媽媽因為忙著講電話沒有注意到她,於是小女孩又畫了一幅更大、更漂亮的畫,但媽媽發出噓聲要她別吵。這時候,女孩打了弟弟,母親吼叫著罵她:「妳是個壞女孩!」

碰到這種情形,與其高聲責罵,媽媽其實可以把女兒叫到身旁,向她解釋說弟弟被打一定很痛。她不需要對女兒的行為過度解讀,只要單純地要求小女孩與弟弟和好即可。

理想的做法是,媽媽應該一路回溯這次的互動,回到女兒希望獲得她的注意力而未能成功的那個時候。假如六歲小女孩第一次來找媽媽時,母親能花片刻的時間跟她打聲招呼,稱讚她的畫畫能力外,也嘉許她能在媽咪講電話時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找有趣的事情做,那麼女兒的情緒需求就會獲得滿足。

有個八歲小孩每天放學回家後都是一個人在家,父母回到家後,通常都忙著各種公司的事或家事。結果,小男孩覺得很孤單,開始玩火柴,卻沒有人注意到這件事。他懷疑父母根本不在乎,即使他在房間裡點燃了一個火堆,也沒有人過來看看。接下來他在學校依樣畫葫蘆,卻遭到停學處分。他父母的反應呢?他們罰他禁足三個月。

當男孩因為點燃火堆而被停學處分時,如果他的父母有智慧,就會將這件事視為警訊。他們可以尋求諮商,了解兒子的內心正在吶喊著要獲得注意,然後他們就可因為疏忽了他而向孩子道歉,並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或安排另一個人協助自己,好讓孩子回家時有個關心他的大人陪他。

我們的孩子並非天生就會熱烈地接受我們的每個命令,他們也不應該如此。但是,孩子必須了解每個行為都要有個界限,才能明確知道什麼是父母期待他做的、而什麼不是。當我們教導孩子時,出發點是覺得自己有權力也有義務去做這件事,而不是因為我們私心判定孩子必須尊重我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平線文化《覺醒父母:找回你和孩子的內在連結,成為孩子最佳的心靈成長夥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