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眼中哭鬧、發脾氣、行為失控的孩子,其實內心正吶喊著…「請幫幫我!」

2016-08-16 07:10

? 人氣

我們通常不了解,當孩子行為失控時,很可能他們內心正在吶喊著:「請幫幫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們實際上是在說:「請阻止我的行為,否則我會傷害自己或他人。我想要克制自己,我不喜歡失控的感覺,不喜歡覺得羞愧,也不喜歡傷害別人的罪疚感。我是個好人,請幫幫我展現出自己的良善。我不想要撒野或挑釁,這種感覺並不好受。」

我了解,當孩子拳打腳踢、亂咬亂叫、瘋狂喝酒或嗑藥時,要聽見這些潛在的請求並不容易。這種極端行為通常會嚇壞我們,想要穿透外在表象,獲得更深層的了解可能十分困難。然而,唯有當我們接受孩子行為失控是因為有情緒需求未獲滿足,我們才能展開一段嚴肅的探詢過程。

行為塑造,需要我們去意識到孩子會出現問題行為,不是因為他們壞、必須以處罰來威嚇,而是他們是善良的人,只是尚未學會如何以克制的方式來表達正在經歷的難受情緒。除非潛在情緒能獲得適當處理,否則外在的不當行為將會持續下去。孩子越是能學會以克制方式直接表達情緒,就越不會鬧脾氣。情緒的自我管理,永遠都是行為塑造的目標。

我想要重申的是,行為塑造與孩子的成熟度有關,而不是與他們的特定行為或實際年齡有關,這點非常重要。因此,如同學校為了評估孩子的學習情況而進行學習評量,你也需要定期對孩子進行情緒評量。我指的不是某種特定的正式評量,而是透過觀察,對孩子的實際程度獲得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擅自假設孩子處於某個他們「應該」達到的程度。

有些孩子的成熟度符合他的年紀,有些則比較晚熟。遺憾的是,我們往往會執著「什麼年紀該有什麼表現」的傳統想法,以至於無法辨認出每個孩子特有的性情。逼迫孩子隨著身體「長大」而催熟他們的心理年齡,只是徒勞無功,只會毀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發現孩子「不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而感到挫折的父母,應該明智地提醒自己,年齡只是一種概念、一種假象,你應該避免拿孩子去跟其他小孩做比較,以免揠苗助長,而傷害孩子的心靈。

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需要不同的對待方式,有些孩子對正面強化的反應良好,可以藉此改變自己,但有些孩子則喜歡有人幫他們制定規矩及方針。我們必須根據每個孩子所呈現的差異來調整方法,以滿足他們的個別需求。

以我女兒來說,她是個情緒早熟的孩子,至於其他方面則接近平均值,或甚至比平均情況發展來得慢。除非我能夠辨認出她在哪些方面比較早熟、哪些方面比較晚熟,否則我只能以我自認為這個年紀該有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她。萬一拿捏失當,孩子在學習克制力方面就會難有進展。

當孩子鬧脾氣或行為失控的時候,問問你自己下列的問題:

●孩子是因為情緒不夠成熟而缺乏判斷力,所以在鬧脾氣,還是為了反抗而反抗?

●孩子是否能跟得上眼前的教養程度,或者這已經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

●孩子是否需要我做出更高階的回應,因為他們的理解力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身體年齡?

如果你的孩子鬧脾氣是因為情緒上的不成熟,你可以立刻換個方式來處理。此時,你不該扮演管教者的角色,而是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不是嚴厲地要求孩子「聽我的,不然就拉倒」,而是應該改成關切孩子在這個特定時刻的需求。

孩子的行為,你也有份

如果孩子鬧脾氣完全是為了反抗,或者經常行為失控,這就表示你自己要為孩子這種持續性的行為負起應有的責任。孩子會動不動就反抗,那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自己能逃脫處罰。當然,有些孩子的性情就比較任性又固執,但是他們也是透過跟我們的相處而把任性轉變為反抗。除非你能明白這一點,否則你會開始相信自己的孩子真的「很壞」。

如果你五歲的孩子使性子,你可以阻止他繼續這種行為,然後教他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處理感受。倘若他在六歲時還對你不屑地吐舌頭,你絕對不可漠視,務必馬上正經又嚴肅地讓孩子清楚地知道,你無法接受這樣的行為。當七歲的孩子跟你討價還價,比如要求延長看電視的時間一再測試你,你可以終止他的操弄手段,明確定好你的界限。當他八歲時當著你的面摔門,你可以走進他的房間,冷靜但明確地指出他的行為是對你的不尊重。當孩子九歲時做功課不專心,你可以每天陪他一起做功課,直到他學會如何安靜下來寫完功課(你一定要抗拒想替孩子做功課的念頭,只有在孩子開口要求幫忙時,你才插手)。當孩子十歲時假裝沒聽見你說話或頂嘴,你要冷靜地教導他這種行為是你無法接受的。當孩子十一歲時對你撒謊或偷東西,你可以更嚴格點,讓他體驗這種錯誤行為的後果,換句話說,你要嚴肅看待孩子的行為。

讓我舉幾個真實生活裡發生的情況,說明如何落實適當的管教。首先,有個媽媽要女兒把自己的鞋子擺進鞋櫃,但女兒不理她,媽媽再度開口,女兒一樣沒反應。於是,媽媽自己拿起鞋子放到鞋櫃裡。

遇到這種情況,你要怎麼做?此時,媽媽可以提供女兒一個自我修正的機會。媽媽可以不帶任何情緒地透過肢體語言或實際的言語來教導女兒,重要的是,在完成這項行為塑造的任務之前都不可半途而廢。如果媽媽每次都能保持覺知、處於當下,女兒早晚會有所回應,因為處於當下的人都具有磁鐵般的吸引力。當女兒做出回應時,媽媽可以稱讚她的表現讓家裡看起來更整潔了,讓每個家人都能享受這個整潔的環境,而且也不怕其他人會被絆倒而發生危險。

現在,讓我們看看下一個例子。有個父親要求兒子關掉電視去做功課,但兒子對他不理不睬。父親的反應是大聲吼叫,結果也沒有用,男孩仍是文風不動。即便後來父親開始罵人了,兒子仍置若罔聞,最後惱火的父親只得放棄了。

讓我們來改寫這個場景的劇本。一開始當兒子假裝沒聽見父親的話時,父親要明確告訴他,下次要求他這麼做時,他必須馬上把電視關掉。如果兒子依然我行我素,父親可以拿起遙控器,然後平靜(不是生氣)地把電視關掉。接著父親拿著遙控器,對兒子解釋說,如果他能夠遵守規範,就會信任他並把遙控器交給他。一直到了隔天晚上,男孩要求父親給他遙控器,父親再次清楚地向他傳達自己的期待,然後就將遙控器交給了孩子。當天晚上沒有再發生因為看電視引起的不愉快,於是父親當面稱讚兒子改善了他的行為。

再來看幾個例子。有兩個孩子坐在桌前畫畫,媽媽要求他們畫完後要將桌面收拾乾淨。孩子完全不理會媽媽的話,媽媽卻什麼也沒做,直接就讓傭人幫孩子整理房間。在這個例子中,當孩子沒有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時,媽媽應該繼續待在房間裡,把他們的圖畫拿開,然後告訴他們馬上整理桌子,做完後再稱讚他們。

有個六歲的小女孩畫了一幅漂亮的畫,跑去拿給媽媽看。媽媽因為忙著講電話沒有注意到她,於是小女孩又畫了一幅更大、更漂亮的畫,但媽媽發出噓聲要她別吵。這時候,女孩打了弟弟,母親吼叫著罵她:「妳是個壞女孩!」

碰到這種情形,與其高聲責罵,媽媽其實可以把女兒叫到身旁,向她解釋說弟弟被打一定很痛。她不需要對女兒的行為過度解讀,只要單純地要求小女孩與弟弟和好即可。

理想的做法是,媽媽應該一路回溯這次的互動,回到女兒希望獲得她的注意力而未能成功的那個時候。假如六歲小女孩第一次來找媽媽時,母親能花片刻的時間跟她打聲招呼,稱讚她的畫畫能力外,也嘉許她能在媽咪講電話時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找有趣的事情做,那麼女兒的情緒需求就會獲得滿足。

有個八歲小孩每天放學回家後都是一個人在家,父母回到家後,通常都忙著各種公司的事或家事。結果,小男孩覺得很孤單,開始玩火柴,卻沒有人注意到這件事。他懷疑父母根本不在乎,即使他在房間裡點燃了一個火堆,也沒有人過來看看。接下來他在學校依樣畫葫蘆,卻遭到停學處分。他父母的反應呢?他們罰他禁足三個月。

當男孩因為點燃火堆而被停學處分時,如果他的父母有智慧,就會將這件事視為警訊。他們可以尋求諮商,了解兒子的內心正在吶喊著要獲得注意,然後他們就可因為疏忽了他而向孩子道歉,並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或安排另一個人協助自己,好讓孩子回家時有個關心他的大人陪他。

我們的孩子並非天生就會熱烈地接受我們的每個命令,他們也不應該如此。但是,孩子必須了解每個行為都要有個界限,才能明確知道什麼是父母期待他做的、而什麼不是。當我們教導孩子時,出發點是覺得自己有權力也有義務去做這件事,而不是因為我們私心判定孩子必須尊重我們。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地平線文化《覺醒父母:找回你和孩子的內在連結,成為孩子最佳的心靈成長夥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