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開民宿賺錢,為什麼要學釣魚?13種即將失傳捕魚法,是台灣正在失去的記憶…

2016-07-11 11:44

? 人氣

紀錄台東「鏢旗魚」時,《漁生》遇上新港漁港最年輕的鏢手盧旻易。旻易從小就喜歡大海、高中一畢業就跟隨父親學習捕魚。以往在搖晃的漁船上,船員們要經過兩年的訓練才能好好站穩鏢魚,但旻易「暈船」的時間卻只有短短一星期,注定這一生就是要走「討海」這條路。近年來從事鏢旗魚的漁民越來越少,旻易和幾個年齡相仿的朋友一同學習鏢魚手法,並希望能傳承這樣的傳統漁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東開啟了《漁生》對漁民的另一種想像,並不僅有六七十歲的老漁民,新一代的參與為鏢旗魚注入不同的活力,旻易擁有一艘很「潮」的漁船,裝飾得特別不一樣,船上還總是放著十分熱鬧的流行歌。雖然這是個粗重的工作,但漁民們十分樂在其中,「漁民們才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刻苦,熱愛著海洋,享受著捕魚的生活,他們過得可是十分快樂呢!」伍峰說,用「手叉網」捕魚的花蓮靜浦部落,當地的漁民美麗姊、英雄哥都笑著和他們介紹:「我們都是『網友』啦!一起用手叉網捕魚的朋友!」

當你親身站在船上拍攝,每個經驗都是難能可貴的

「我們台語都不是很好,漁民們的海口音又特別重,幾乎無法溝通。」說到採訪的瓶頸,負責與漁民聯絡的冠臻講起溝通的困難。在綠島拍攝一開始與船長產生一些誤會,誤讓船長以為《漁生》是詐騙集團。嘗試很多辦法,甚至讓其他居民居中協調,「我們想了很多辦法去解釋為什麼要來這,但都很難讓他們明白。」

最後他們拿出在金山蹦火船的作品,讓港邊漁民們忙碌之餘圍著看影片,專注而寧靜的感受裡頭的話語:「影片播完,鄭船長抬頭看了我一眼,是雙眶潤紅卻帶著微笑的。」伍峰說,「我們很難說清楚,只好用影像表達,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決心。

(圖/漁生提供)
漁生團隊與綠島鰹竿釣船員、船長合影。(圖/漁生提供)

「對漁民來說,讓女生上漁船仍是一件較無法被接受的事。」由於每個地區捕魚時遵守的規矩不同,拍攝前必須事先詢問各種禁忌,有些地方連魚具、船都不能讓女生摸。通常拍攝時伍峰或許暘上捕魚船,其他成員則在另一艘觀光漁船上跟拍船上的捕魚過程。為不打擾漁民作業,觀光漁船不能離捕漁船太近,兩艘漁船畫面時進時遠,得乘有好距離時趕快拍,兩艘漁船太接近十分容易濺起浪花,這也是最需要保護器材的時候。

紀錄漁法,幾乎所有過程都必須在船上拍攝,伍峰說:「一開始滿緊張的,因為我們不可能有時間和金錢重拍很多次,所以每個畫面都很珍貴,要好好把握。」不放棄任何好機會紀錄,漁船晃動劇烈,連一般漁民都需要一段時間訓練和適應,《漁生》們就這樣硬著頭皮上了。「最常發生又最怕的就是暈船了。」文雪說到這些回憶突然皺起眉頭,「每坐必吐」是她為這段記憶下的四字箴言,「但不管吐得怎樣,還是會緊緊抓牢所有器材,穩住不讓它們掉進海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