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就診人次單周破萬!醫師親授,三分鐘搞懂傳染週期、症狀、照顧方式

2019-05-29 11:55

? 人氣

(圖/照護線上)
(圖/照護線上)

需不需要去驗腸病毒是哪一種?

只有經由實驗室檢查,才能確定診斷是何種腸病毒引起,但是病毒之分類對於診療並無助益。大多數病患在感染腸病毒後,並無臨床症狀或是症狀極為輕微,而大部分病例過了約7~10天就會自然痊癒,最常見的腸病毒感染是「咽峽炎」和「手足口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咽峽炎」是在口腔深部和上顎出先小水泡,之後漸漸潰爛。「手足口病」則是「咽峽炎」表現加上口腔、手掌、腳掌或是屁股周遭出現水泡狀疹子,水泡在5~7天後消退或偶會脫皮,但不會留疤。

無論是哪一種腸病毒,可能合併發燒3天,溫度會反覆燒到攝氏39度,經過退燒後不久又燒上去。嘴巴因為口腔潰爛引起吞嚥疼痛,患者不願意吃食物,而且會不停流口水,嘴巴出現臭味。無法進食的孩子,因為怕脫水只好到醫院打點滴來補充體液。

三歲以下小孩在發燒的前三天,而且都燒到攝氏39度以上,或是家中第二個寶寶要特別小心,由於接受到的病毒量較高,感染腸病毒後,容易出現嚴重的發症,例如腦炎、腦膜炎、急性肢體麻痺症候群,會侵犯多種器官,死亡率很高。

哪些狀況必須立即就醫?

大部份感染腸病毒兒童先發燒,伴隨食慾減少、長出疹子,幾天後燒退疹子慢慢消失,病情漸漸痊癒,但是若是腸病毒的兒童有以下症狀,就必須立即帶到醫院接受觀察治療。

● 持續發燒大於攝氏39度、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睡、頸部僵硬、肢體麻痺、全身無力、手腳無力時應立及即早就醫,一般神經併發症狀是在發疹二到四天後出現。除了一直想睡外,病患顯得意識模糊、眼神呆滯或皮無力,原來活潑的兒童變得安靜不想動。

● 肌抽搐是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 持續嘔吐,這可能是腦壓上升的症狀表現之一,嘔吐次數越多越要注意,尤其是伴嗜睡、活動力下降,或只有嘔吐無腹痛、腹瀉等腸胃症狀時,需要特別注意。

● 心跳加快或是心律不整,尤其是小孩安靜且體溫正常時,呼吸急促、且心跳每分鐘120次以上。

該如何治療腸病毒?

目前尚無特效藥或是疫苗,最重要的是補充水分來預防脫水。寶寶一旦脫水,就容易高燒,讓原本已經不吃而脫水的狀況雪上加霜、甚至要住院補充點滴。

因為寶寶的嘴巴有破洞,會因為疼痛而不吃東西,所以可以給予布丁、稀飯、軟質、流質食物。倘若還是因為疼痛不吃,可以吃點冰淇淋或是冰冷飲料,減緩嘴巴的疼痛感。

文/歐俊彥醫師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照護線上(原標題:寶寶發燒了,會不會是腸病毒?)
責任編輯/李頤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