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改名「國防軍」會斷黃埔魂?國軍塑身計畫恐引發軍官大退潮

2019-03-01 13:00

? 人氣

國軍全稱國民革命軍,若改名國防軍真會有很大影響?(取自軍聞社)

國軍全稱國民革命軍,若改名國防軍真會有很大影響?(取自軍聞社)

國軍高階將領不想成為觸動兵力精減的「全軍公敵」,但國防部已定二○二○年轉型,展開總兵力檢討初步討論作業,待新選出的總統拍板定案。未來會端出曾遭塵封的「勇固案」,還是更為激烈的「國防軍」,值得高度關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聯戰轉型去年已有脈絡可循

國軍歷經「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三階段大裁員。軍人年改在二○一八年七月一日上路,去年底最大服役年限延長兩年,明年底剛好屆滿兩年。加上可達九○%編現比,如啟動「塑身計畫」與「員額控管」,將面臨一波軍官大退潮。

先回顧一四年八月,總統蔡英文當時以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身分,發表《國防政策藍皮書》第六號報告,列出八項軍務革新,其中第五項主張:全面檢討戰略……確認效益與需求後,「再行推動勇固案」。

勇固案看似首選,只是當初討論時,小英是基於尊重軍事專業立場,同意先行納入保留彈性,但也提及要在她當選十個月後,視募兵成效再行檢討。

不過,目前已傳出國防軍的呼聲。這是前國防部長湯曜明於○三年所提出的構想,把陸、海、空軍打散,由參謀本部依敵情配置各作戰區管制,以強化聯戰效能。

事實上,國軍去年漢光三十四號演習,即把制海、制空、飛彈部隊與資通電軍兵力,分配四個分區統裁部作戰管制,接著是年底聯合戰備任務月示範觀摩,聯戰轉型已有脈絡可循。

「支持編成十五萬到十七萬兵力規模的國防軍。」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所所長、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兼任執行長蘇紫雲闡述,這是依據效率、成本,以及威脅來源、攻守交換比、預算等兩條基線計算所得結果。

蘇紫雲曾參與撰寫○三年民進黨政策委員會提出的《台灣兵力規模研究報告》、前總統陳水扁一九九九年提出的《國防白皮書》,以及小英競選時的《國防政策藍皮書》。

軍隊改名挑動敏感的統獨神經

「應尊重國民革命軍自軍政、訓政時期發展的歷史與精神,同時要順應憲政和軍隊國家化,更名為國防軍會比較中性,但如何轉型是一門藝術。」蘇紫雲認為,國防軍和國民革命軍簡稱都是國軍,在不對稱作戰下,以「塑身」概念推動,「該增的增,該減的減」。

只是改稱國防軍,被不少戰略與軍事專家認為是「斷開」國軍傳承與精神,更挑動著極為敏感的統獨神經。

「軍隊結構要隨著時代、戰爭型態與時俱進,只是沒有軍魂就不用談了,軍隊將不知為何而戰。」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軍史學會副理事長傅應川對國防軍投下反對票。

國軍兵力與精簡方向對照
國軍兵力與精簡方向對照

國防部長嚴德發曾在立法院答詢時,曾明確表態「國軍不會為台獨而戰」。傅應川以此主張結構調整不必遷就歷史,但精神不可變,國軍效忠的是中華民國,國防軍恐會進一步造成精神斷層。

三軍院校整併讓傳承「被消失」?

另一個老將圈近來私下熱烈討論的,是三軍軍事院校的「根本」話題,如被整併為國防軍官大學,有可能會被操作成「文化大革命」的斷根做法,讓軍校傳承「被消失」。

從陸軍官校被要求改校歌、八二三砲戰成國共內戰等爭議,黃埔人憂心其來有自。

兵力結構調整涉及敵情威脅、戰略目標、有形無形戰力,千萬不能弄成軍人年改、一例一休的翻版,否則立意再良善,都只會搞到軍心不穩與「政策開花」。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蕭介雲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