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台灣最大製片廠文化部和公視,找尋說本地故事的方法

2019-02-05 12:00

? 人氣

「前提是我們要有正常運作的投資環境。」於蓓華說。文化部與公視這兩年積極開路,經常被笑稱是台灣最大的影劇製作公司,但前者是公部門,後者是非營利機構,沒有回收與獲利,將無法長期挹注文化內容產業的活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文化部推出獎補助與投融資雙軌並行的文化內容產製計畫,企圖建立文化金融體系,以「國家隊」振興市場。而公視也於去年發展「戲劇孵育計畫」,徵求主創團隊提出十三至二十集的連續劇劇本,以一年的時間與劇本顧問共同孵育,入選後,鼓勵製作公司與公視籌資合製。

過去有不少戲劇作品是透過文化部補助公視投資,但於蓓華認為,台灣要從代工制走向合作產製,若製作團隊也成為投資方,便必須負擔市場賺賠風險,將不只是創作「作品」,而是推出「產品」,與國際競爭者直球對決。

公視這幾年的作品不僅在市場上有所表現,也透過國際平台傳播而產生影響力。例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播出後,不少人想要購買「內容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 IP),公視也開始製作第二季。台灣的內容產業雖然還像是手工業,土法煉鋼,但若提早評估規畫,機會仍然會留給準備好的人。

文化部與公視先探了路

農曆年前,公視邀請一群司法記者與法界人士觀看三月即將上映,以無差別殺人為題材的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於蓓華初次看完,一直掉眼淚,她說:「台灣真的不比別人差,我們的寫實劇不輸韓國,我對台灣有希望。」

鄭麗君有一句口頭禪:「一個人走一百步,不如一百人一起跨一步。」文化部與公視先探了路,台灣的文化產業與類型創作正由內而外形塑出自我風格,期待透過國際輸出與文化傳播打造品牌,說自己的故事。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