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韓戰投降的那些人是……起義?被俘?還是……

2019-01-27 07:10

? 人氣

韓戰結束後,有許多中國志願軍戰俘被以「自願」名義遣送至中華民國臺灣,但他們是真的自願投降,還是「蓄意投降」?(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韓戰結束後,有許多中國志願軍戰俘被以「自願」名義遣送至中華民國臺灣,但他們是真的自願投降,還是「蓄意投降」?(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在韓戰結束之後,有14,342位中國志願軍戰俘(註一)被以「自願」名義遣送至中華民國臺灣。這些人於1954年(民國43年)1月23日到達臺灣(註二),受到中華民國政府盛大歡迎,稱其為「反共義士」,政府並明定每年的1月23日為「一二三自由日」。經過甄別後大多數都被編入國軍繼續服役,其中還有不少人參加了1958年(民國47年)的「八二三戰役」。

而有關於韓戰的中共志願軍的組成,坊間常見的說法是──當年中共為消耗國共內戰中的大批國軍戰俘--因此利用韓戰借聯合國軍之手來殺光這些成分不純的人。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一定準確,因為開戰之初,中共參戰的部隊,大多為當時的解放軍主力,再加上從1945年(民國34年)8月到1949年(民國38年)9月的3年國共內戰當中,國共雙方軍隊幾乎是以每年70萬至100萬的兵員呈現互為消長之勢──就是有大批的國軍向中共投降(即大陸所謂的「起義」)。也就是說,到國共內戰中後期,整個解放軍的兵員中其實絕大多數都已是國軍的戰俘了,因此要刻意區分成份並不容易。當然有些部隊或個人被編入解放軍的時間較久,思想改造的程度也比較徹底,最有名的就是在1948年(民國37年)10月「東北戰役(遼瀋戰役)」尾聲時投共(起義)的雲南滇系國軍第六十軍(曾澤生部),編入林彪四野之後改番號為解放軍第五十軍。在中共的考核中,這支「全體起義」的舊國軍,被認定其對於共產黨的忠誠度已高,因此在志願軍進入朝鮮半島之初,第五十軍就奉派擔任第一線的作戰任務,一直打到韓戰結束。根據中國大陸的官方資料顯示,第五十軍在3年的韓戰(1950.06.25~1953.07.27)當中,總共參與大小戰鬥95次,殲滅聯合國軍超過14,000多人以上,也由於戰績優異,韓戰結束之後,第五十軍仍留駐於東北的丹東,繼續執行對朝鮮半島的監視任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贏得中共的信任,部分改編時間較晚的國軍俘虜,除部份被認定為冥頑不靈的中高階軍官(如黃埔軍校畢業曾在中央軍中服役多年的國民黨籍校尉官),早被解放軍私下凌虐處死之外,而中共對付國軍低階的士官兵方式,是將其分散以補充兵的方式打入各志願軍的主力部隊,人員建置打散之後,再加上思想改造與相互監視,嘩變的情況就能減少。但無論如何仍舊有人伺機逃亡,不管是因為對於戰爭的厭倦、或是對於中共的思想改造與階級鬥爭手段…的不滿,比較特別的還有少數戰俘為國府接收臺灣之初在臺招募的臺籍國軍,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曾經在第六十二軍與青年軍207師服役的臺籍國軍--陳永華(本名是「陳燕盞」,臺南人)。陳永華1929年(民國18年)底生於臺南,1945年(民國34年)因家庭生活困苦而加入(被騙?)來臺接收的國軍--第六十二軍,之後隨第六十二軍調往華北與解放軍作戰,後因管教問題而逃兵,期間曾短暫加入國軍的九十四軍擔任衛生兵的工作,不久再度逃亡,卻陰錯陽差的在東北加入青年軍207師。1948年(民國37年)因東北戰役失利,全師在往華北撤退途中於鐵西(瀋陽附近)不幸遭解放軍騎兵分割包圍而成為俘虜,後經「馬列思想改造」成功後被編入林彪四野的王牌部隊──第三十八軍之內,參與各項對國軍的「解放」戰役,一直打到廣西的鎮南關(今為友誼關)--國府完全退出大陸之後,才隨部隊返回河南訓練休整。到1950年6月25日戰爆發,陳永華又隨第一批26萬人的志願軍於1950年10月入韓國作戰,在1951年2月的一次偵查任務中偷偷的離開部隊向美軍投降,在俘虜營中渡過3年時光,到1954年1月23日才隨其他14,000多名官兵一起回到臺灣。回臺之後,陳永華與其他大多數的戰俘一樣選擇繼續(被迫)在軍中服役,由於他的特殊身分,因此還曾經待過「心戰總隊」,在金門湖井頭(位於金門烈嶼西北角)對大陸進行播音喊話的心戰任務。直到1963年(民國52年)才正式從軍中退伍,而其長子後來也隨父親的腳步投考陸軍官校,並以上校官階退伍。綜觀這些實例,1951年8到9月之間,在朝鮮半島的美軍遠東司令部委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運籌學研究室(Operations Research Office)對於當時已經關押在南韓--釜山、巨濟島的中朝(北韓)戰俘營中的1,100餘共軍俘虜進行一項名為「北韓與中共士兵對韓戰態度」的研究,在有效回收的988份有關於被俘或投降的有效問卷中顯示,被訪者認為自己屬於「被俘(Captured)」的有264份,佔總數的26.7%;而認為自己屬於「投降」的有724份,佔總數的73.3%。也就是說,這些戰俘有一大部分的確是自願投降(Surrendered)的,而從陳永華的例子可知,其中應該有相當多的人根本就是「蓄意投降」,是一種長久計畫與企盼的逃亡行動,甚至有些反共的戰俘們認為自己不是「投降」,而是「起義」,因此中華民國政府以「反共義士(anti-communist heroes)」來稱呼他們並不為過。

1953年(民國42年)義士們於南韓濟州島留影1,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賈忠偉提供
1953年(民國42年)義士們於南韓濟州島留影(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提供)
1953年(民國42年)義士們於南韓濟州島留影2,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賈忠偉提供
1953年(民國42年)義士們於南韓濟州島留影(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賈忠偉提供)
1953年(民國42年)左右,義士步出南韓的義士村,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賈忠偉提供
1953年(民國42年)左右,義士步出南韓的義士村(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提供)

兩岸戰俘命運大不同

另外由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社會組織研究中心出版的《戰鬥與被囚中的群體行為》一書中也有一份統計顯示:這些選擇到中華民國臺灣的14,000多名反共戰俘中,其中有9,549人(在蔣經國呈反共義士就業輔導處工作總報告中,為9,234人)曾在國民黨軍政部門中工作過--這些人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國軍戰俘,恰好佔總數的2/3。但這些反共戰俘裡的另外那1/3的背景則屬於共產黨所謂「根紅苗正」的人數量也多達4,700多人(註三),像在1952年10月初於「白馬山戰役」(註四)前就向南韓第9師投誠,使得韓軍可以在事先加強白馬山的戰備,最後打贏戰役的志願軍文化教員--谷中蛟先生因為從未參加過國軍,所以(勉強)可以被歸納為這一類。

而在選擇回歸中國大陸的那7,000餘志願軍戰俘中,屬於「根紅苗正」的戰俘大約是5,000人。這說明了,即使是那些被歸類為「根紅苗正」的老解放軍(志願軍)官兵,最終選擇反共不歸路的也接近一半,或許就因為他們來自共產黨,非常清楚的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回大陸之後的處境堪憂。而歷史的發展也證實,當年選擇到中華民國臺灣的志願軍戰俘,之後再從軍的比例雖高達97.4%。但當他們逐漸因年齡問題從軍中退伍後,除了國家所給予的退撫外,部分單身未婚者也被政府安排住進台北三峽鎮白雞山區的榮民之家--「忠義山莊(民國64年10月遷入)」安享晚年。當時進住人數最多時有4,063人,到2018年的統計,這群飽經戰亂流離顛沛之苦的老兵逐漸凋零,只剩下84人左右(註五)。

1954年(民國43年)1月27日,義士們由韓國搭船返抵基隆港,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賈忠偉提供
1954年(民國43年)1月27日,義士們由韓國搭船返抵基隆港(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提供)
1954年(民國43年)1月,義士代表將他們在濟州島戰俘營以鮮血染成的中華民國國旗,獻給時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先生,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賈忠偉提供
1954年(民國43年)1月,義士代表將他們在濟州島戰俘營以鮮血染成的中華民國國旗,獻給時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蔣經國先生(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提供)

有不少老兵在政府開放探親時返回大陸老家或是選擇落葉歸根,他們大多受到大陸各地方統戰部門的盛情招待。反觀當年那些選擇回到大陸的共軍戰俘卻被視為對黨國不忠,終生都被「控制使用」,就是說這些人被視為是從敵對陣營那邊投誠過來的、是不能信任的,因為當時在共產黨的眼裡「戰俘」這個名詞與「叛徒」、「特務」之類的名詞沒有太大的區別。使得這些人一回國就遭到開除黨籍和軍職的處罰,之後還要接受密集的思想檢查,許多人甚至被強迫到農場墾荒,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個個都被視為──牛鬼蛇神、大叛徒,不但遭到嚴重的批鬥,有些還被毒打身亡,幸運逃過一劫的人,到晚年卻仍舊窮困潦倒,一生受盡「祖國」的汙辱。直到1980年,中共中央下發了《關於志願軍被俘歸來人員問題的復查處理意見》的第74號文件,才全面地恢復了這些人的名譽,但很多人早已不在人世,而他們已經逝去的年輕時光以及所受的冤屈與汙辱,已經無人能替他們平反。

1954年(民國43年)3月8日,4,000多位反攻義士,分別在大湖及楊梅兩地公開宣示脫離共產黨,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賈忠偉提供
1954年(民國43年)3月8日,4,000多位反攻義士,分別在大湖及楊梅兩地公開宣示脫離共產黨(圖片來源:《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輔導會/103.01.23出版/勒巴克顧問公司承印)》,作者提供)

不過在中華民國政府於1987年(民國76年)10月15日,宣佈開放臺灣居民到大陸探親後,少數原被歸類為反共義士的韓戰戰俘也跳出來指控當年的投奔自由其實是遭到逼迫而無奈成行的,原中共第六十七軍第200師第600團的戰士--冉宏圖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人物。原籍四川雲陽的冉宏圖和當年許多基層士兵一樣,是在1942年(民國31年)春節被抓伕而成了國軍官兵。抗戰勝利之後,隨即爆發國共內戰,1946年(民國35年),冉宏圖在團長張劍秋的帶領下全團投誠(起義)加入中共解放軍。1951年9月在朝鮮被俘,後被送至巨濟島,戰俘標號為718733號,後來經過戰俘營的鬥爭與甄別,原本想回大陸的冉宏圖卻莫名其妙的到了臺灣,之後他又當了20多年的國軍,直到1975年(民國64年)50多歲的時候才正式從國軍退役。2004年(民國93年)時,選擇回大陸定居,當時已高齡83歲。而他在臺灣的特殊境遇也成為中共反制當年所謂的--反共義士並非人人都想投奔自由的最佳實證。返回大陸的冉宏圖沒有選擇回家鄉四川,而是和侄子一家養了十幾頭乳牛在江西宜昌度過餘生。

接受鳳凰衛視專訪的冉宏圖,在節目中泣訴他所遭受的委屈與不公平待遇(作者賈忠偉提供)
接受鳳凰衛視專訪的冉宏圖,在節目中泣訴他所遭受的委屈與不公平待遇(作者提供)

 

附註:

(註一)當年到底有多少反共義士到臺灣來?

(Ⅰ)外交部所編《處理反共義士歸國之經過》與《接運留韓中國反共義士歸國聯絡小組工作報告書》上所記載的為:14,220名反共義士。

(Ⅱ)1954年(民國43年)1月28日出刊的《新生報》則根據聯勤總部基隆港運輸司令部的統計指出,來臺反共義士總數為14,067人。

(Ⅲ)1954年(民國43年)6月--蔣經國先生在其呈給--「反共義士就業輔導處」的工作總報告內則說:「從(民國43年)2月初到6月時清查,計當時反共義士實為14,342人」。

(Ⅳ)根據「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台北榮譽國民之家」於2014年(民國103年)1月23日出版發行的《抉擇--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圖錄(勒巴克顧問有限公司承製)》中的記載,當年回到臺灣的義士總數應為:14,759人,不過最初臺北榮家家史室統計圖的統計,記載的義士總數則為14,715人。

(註二)韓戰反共義士來臺的日子,一般人多誤以為是「一二三自由日」,事 實上除了 142 名不能坐船的傷病義士,確實在 1954 年1月23日搭乘飛機抵達 臺北,14,078 名絕大多數的義士是在25至27日坐船至基隆港來臺的,「一二三自由日」則是全體反共義士恢復自由取得平民身分的日子。

參見──周琇環:《接運韓戰反共義士來臺之研究(1950~1954)》(國史館館刊第二十八期(2011年6月),頁115~154)

(註三)國內的資料則顯示--曾參加中共黨團組織或是從未參加過國軍的反共義士,計4,410人、而參加共軍超過10年以上者有2人。其中15人因情節較嚴重則移送感訓。

(註四)江原道(강원도)位於朝鮮半島中東部,是朝鮮歷史上的八道之一,在韓國所謂的「道」,就等於中國的「省」,由於江原道橫跨38度線,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朝鮮半島南北分治,江原道因此被一分為二,而白馬山的南面當時就是通往南韓首都漢城(首爾)的軍事補給線,戰略位置相當重要。1952年10月初,一名隸屬於中共自願軍--第三十八軍第114師第340團第7連的副排長兼文化教員--谷中蛟向防守於白馬山的南韓第9師投誠,他向韓方洩漏了中共即將攻擊白馬山的情報,使得韓軍可以在事先加強白馬山的戰備。果然到了1952年10月6日清晨6點,中共志願軍的王牌部隊--被譽為「萬歲軍」的第三十八軍以114師340團2個營兵力,並動用近300門的火砲向駐紮在白馬山的南韓第9師第30團第2營防守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南韓第9師則在美軍空軍和砲兵的支援下,對中共第三十八軍發動全面反攻,當時白馬山除了駐有南韓第9師之外,還有一個法國步兵營佈防於白馬山的281高地。在將近10天的戰鬥中白馬山24次易手,原本只是營級攻防戰鬥逐步升級為團師級的大規模戰役,總計中共第三十八軍總投入4個團,兵力多達15,000人、南韓第9師相對的也陸續投入4個步兵團包括補充兵力,人數高達18,000人。雙方的損失都相當慘重;其中中共軍隊傷亡高達6,700餘人(南韓與美國的紀錄則高達14,322人)、南韓方面也付出了傷亡4,000餘人的代價(中共方面的記錄此役韓國損失為9,400餘人),最後以中共第三十八軍主動撤出白馬山才結束了這場戰役,首開南韓軍隊打敗中共志願軍的光榮記錄,而第9師也贏得了「白馬師(部隊)」的封號,不但獲頒紀念此役的白馬圖案榮譽徽章,「白馬師」從此成為南韓陸軍的榮譽部隊,這場戰役的勝利也替擔任師參謀長朴正熙的未來仕途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後來還因此被派到越南協助美軍對抗越共。2004年底南韓導演姜帝圭(KANG Je-gyu)執導由張東健(JANG Dong-gun)及元斌(WON Bin)…等人主演的戰爭電影《太極旗飄揚:生死有情》,主要的戰役背景就是取材自這場慘烈的「白馬山戰役」(백마고지 전투;英文:Battle of Whitehorse Hill)。第三十八軍於白馬山戰役結束4個月後,被撤換到後方休整並擔任預備隊,直到1953年才調回中國,此戰遂成為第三十八軍在朝鮮的最後一戰,之後第三十八軍便長期衛戍於首都北京一地。

不過與大陸的記錄不同,在韓國網站上有關「白馬山戰役」的紀錄是:當時一個志願軍中校(指谷中蛟先生,實際上應為少尉或准尉)在投誠後向韓方透漏──中共志願軍將在10月4日至6日期間打開蓬萊湖大壩的水閘來切斷韓軍的後方補給線,之後攻擊並奪取白馬山高地。

(註五)參見──《聯合報/2018.01.22》之魏翊庭【1/23自由日 三峽忠義山莊反共戰俘凋零僅剩84人】。

*作者為中正理工學院專科班畢,自由作家。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