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失序的社會—為下一代植善根

2019-01-27 05:30

? 人氣

作者表示,人類是群居動物,本就難以離群索居,自古至今,我們便是依恃著「合作」方能成為地球上的主宰物種。(資料照,Pixabay)

作者表示,人類是群居動物,本就難以離群索居,自古至今,我們便是依恃著「合作」方能成為地球上的主宰物種。(資料照,Pixabay)

虐童事件掀起輿論一片譁然,各種撻伐聲浪不斷,網路時代的資訊傳遞之速,將顛覆既有價值的「沈默是金」。因此,我終於還是重拾起這隻筆,希望能為近日紛擾寫出一篇不淪於謾罵的觀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是位單親媽媽,同時亦是位補教老師。曾擔任過學校教師。

「樹葉不會自行枯黃,除非得到整棵樹的默許。」—紀伯倫

這是我常在課堂中提及的名言,許多社會案件成因往往比眼見亂象還要錯綜複雜許多。「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筆者並非要替犯罪者脫罪,然而除了「虐童唯一死刑」之外,我們不是更應該探究為何孩子成了下手的目標?並設法從根本解決?每一次的事件引起群情激憤,總是在部分媒體或部分有心人士導風向後,便嚷著、逼迫著相關單位立刻決斷。然而治標不治本,將成為社會失序更大的隱憂。

師者亦是母者的身分,使我對社會議題需保持敏銳,無論是為自己一雙兒女,抑或是為來到我課堂上的每位學生。這群羽翼漸豐的鷹,總有一天要展翅飛入社會,對他們而言,飛翔從來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因此我僅能掩去心底擔憂,期許他們都能安然度過現實的風雨試煉,並在教育場上,用心經營課程,以期給予他們更純淨美好的社會。

仍有許多人民在自身崗位善盡自己職責地使世界更美好,然而破壞的力量卻更大、更強,因此近幾年的台灣已漸漸失了序,無論是「私刑正義」、「虐童頻仍」、「不婚不生」,抑或是層出不窮的「街頭濺血」,「福爾摩沙」的風景已然變調。然而在筆者眼裡,許多問題的根源脫離不了「家庭」。想談論的很多,今日就暫且讓我聚焦於「虐童」一事。

天下父母心,尤其對於「母親」而言,每一個孩子都是自己身上掉下的一塊肉,除了懷胎十月的辛苦,分娩的痛更難以言喻,所以當發生許多的虐童案是母親參與(或知情卻隱忍)之際,我們是否除了一味譴責,更應該想想:虎毒不食子,那麼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這麼多戕害自己親骨肉的憾事?除了死刑,是否更需找出根本原因,集思廣益一起矯治?

新竹市長林智堅(中)坐在母校嶄新教室中,與學弟學妹們歡喜合影。(圖/方詠騰攝)
a我們的教育體制裡,學科的國英數自社、藝能科的體育、美術、音樂,其實應該要很完善的。(圖/方詠騰攝)

生育率大幅下降一直是近年政策擔憂,以及加強宣導並大力補助的一環,然而我心底不斷冒出的疑問是:「政府在鼓勵生育的同時,有提供相關配套給予人民一個安心生育的社會環境了嗎?」很明顯答案是否定的。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幾經掙扎、轉換、調整工作型態,最終仍是徒勞,我若選擇多陪伴他們,我便養不活他們。在工作與陪伴之間,相信許多父母也都是被逼著「選擇」了工作,甚至,我連婚姻也賠上了。

我們的教育體制裡,學科的國英數自社、藝能科的體育、美術、音樂,其實應該要很完善的。然而功利主義逼著許多孩子被迫犧牲了人文素養,將大部分心力花在數理專業。時間是最寶貴的資產,每一次的選擇都伴隨著機會成本,在考取大學前,「愛情」幾乎是禁忌的話題,即使是出自「保護」的緣由,仍將他們推向「倉皇成家」一途,造成了許多憾事的根源。

東方人在文化氛圍的壓力下本就較難「活在自己的時區」,在親友熱絡關懷、起鬨下,多少怨偶被誤當成了佳偶。許多人踏入婚姻時,根本沒有意識到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個家庭的事;他們對於婚姻的想法,極大部分是來自「偶像劇」、「韓劇」,甚至是「童話故事」。貿然踏入婚姻尚不打緊,更嚴重的是還沒準備好承擔身為父母的責任便迎來人生第一個「意外」時,問題將如滾雪球般,揭起一連串悲劇的序幕。

孩子應該是愛的結晶,然而不爭的事實是:就生物學角度—無愛亦可孕育下一代;生育和養育需投注的心力相差甚巨,養育孩子的過程需要極大的情商,若是沒有「父母相愛」的基礎來愛屋及烏佐強「舐犢之情」,無論是因父母感情生變遷怒孩子,抑或是因孩子耗費心力進而消磨或犧牲父母感情,最終都反應在節節攀升的「離婚率」、「單親家庭」,甚至是層出不窮的「虐童」、「家暴」案件。

試想:雙薪家庭,孩子大部分的時間便只能待在托嬰中心,然而當托嬰中心不足,甚至資方往往是為壓低成本謀取更高利潤時,壓力過大或是不夠專業的勞方,是否便容易在情商不足下傷害無反抗能力的孩子?再加上媒體大幅報導,家長人心惶惶,對園方施加的壓力必然更高,甚至波及優秀的從業人員,紛紛萌生退意,不敢投入幼教行列。

屏東縣全縣8家立案私立托嬰中心全數加入準公共化的服務行列,而居家托育人員也有高達8成完成簽約,成為準公共化托育服務一員。(圖/徐炳文攝)
當托嬰中心不足,甚至資方往往是為壓低成本謀取更高利潤時,壓力過大或是不夠專業的勞方,是否便容易在情商不足下傷害無反抗能力的孩子?(資料照,徐炳文攝)

另外,以往的離婚率不高,並不代表家暴兒較少。記憶裡,幼時目睹父親酗酒抓著母親頭髮撞牆的那幕,是我心底一道難以填補的天裂,即使母親為了給我們「完整的家庭」多年來堅守著,卻阻止不了我因為急著逃離原生家庭,而貿然的自己踏入了另一個火坑,並且選擇了和母親不一樣的處理方式:我不願讓孩子在「名存實亡」的家庭裡成長,讓他們心靈有扭曲的可能。

單親媽媽的壓力若非親身體驗,箇中之苦真難以向外人道。經濟重擔、社會觀感、親友觀感、親子教養……等種種難關。經濟負擔姑且不論,不再擁有個人閒暇時光亦暫且不談,每到夜闌人靜,必然有單身人士盼著早些遇見自己的Mr.\Miss Right,早日「脫單」是多少人的想望?那對身心俱疲的單親媽媽(或爸爸)而言,又將是如何的渴望甚至是奢望?甚至許多詐騙集團,竟利用了單親媽媽(爸爸)情感上的弱點,騙財騙色的案件也是屢見不鮮。

此次虐童致死案中的小媽媽,何嘗不是這已然失序的社會,多方因素造就的犧牲品?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遭虐的孩子令人心疼,但這樣的小媽媽其實不在少數,我們的兩性教育明顯不足,其實國文科許多優秀文本是有許多討論「人生議題」的空間的,不要再輕易犧牲(跳過)張愛玲、白先勇等大家之作,對於「愛情」、「兩性」不該再避而不談,有些事真的不是「長大就會懂了」。

另外對於不斷重演的憾事,人民除了指責、謾罵,甚至動用私刑(當然只是少數人民),是否更該監督政府重新檢討一味「催生」的政策?無論生育津貼、育兒津貼…等。子曰:「惠而不費」,許多的惠民政策都不斷「發錢」,然而真正有能力生育下一代的人們,在懂得組起家庭並非兒戲之下,怎可能為了幾萬幾千的津貼便決定生育?因此更多的是非計畫生育。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大量資源以及心力,因此當孩子的家庭教育力量不足,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需協助負擔的成本便會提高,目前既有制度已明顯無法負荷,問題接二連三的湧現,成了新聞版面上一幕幕的觸目驚心,「劣幣逐良幣」,不婚不生的青壯人口自然激升,更將引出更大的問題——國力的衰敗。

積惡甚深,只能靠台灣人民覺醒一起推倒高牆。即便欲解決這一切亂象絕非一年半載可成,然而只要大眾願意集思廣益,各據自身崗位善盡職責,只要每個人都願意盡力「為下一代打造更美好的社會」,相信眾志成城,天終將酬以無與倫比的美麗。

我也一直保持這樣的信念努力著。

單親媽媽的擔子比我想的要沉。曾經,我也因事業上的壓力失控大罵我吵鬧不休的一雙兒女,更因為需南北奔波,而犧牲了許多陪伴他們的時間。我明白,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然而我的學生們,亦是他們父母心頭無價珍寶,他們人生極重要的戰役—學測,需要我陪伴他們應戰。因此我只能相信,自己盡一己之力補足學制教育上的不足,在設計課程時以師者專業為經,以母親身分的同理為緯,期待著未來的社會更加良善,為台灣的下一代重現「福爾摩沙」榮景留下能深耕的淨土。

未來,我願能成立一個單親家庭互助聯盟。人類是群居動物,本就難以離群索居,自古至今,我們便是依恃著「合作」方能成為地球上的主宰物種,單親媽媽(爸爸)的辛苦,往往也淬煉成自身的堅韌與智慧,透過這樣一個互助平台,希望能在民間成為除政府機構外,一股協助安定社會的力量。

*作者為補教老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