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聯姻搶快 頂尖學府恐變二流

2016-03-08 23:00

? 人氣

學校盲目合併下,除了學生權益受損外,更可能犧牲國家未來的競爭力。(攝影者.賴建宏)

學校盲目合併下,除了學生權益受損外,更可能犧牲國家未來的競爭力。(攝影者.賴建宏)

你的母校還在嗎?日前,台灣科技大學與政治大學一紙計畫將合併的聲明稿,震撼高等教育現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了解,雙方已啟動「院長級」會議溝通,若兩校「合併」,將是台灣頂尖大學第一宗。擁有近90年歷史的政大,光校友就超過百萬人以上,本身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專任教授、也是政大校友的林東清笑言:「我的母校不見了!」

企業購併有成敗要件,那學校呢?對於教企業購併的教授來說,當自己服務的大學「合併」,他們如何評估這些案子的成敗機率?

論執行:難度比企業還高

15年合併案至今仍無共識

「如果從企業購併角度來看,為了提高競爭力、排名和降低成本,學校(企業)合併兩者目的其實是一樣的,」林東清說。然而,這些學校合併成功機率,難度卻遠比企業高。

單想執行面就面臨三個難關。一,若台科大和政大真想合併,現在前者由技職司管轄、後者由高教司管轄,政策勢必需要修改才過關;其次,改變校名就是問題。

最後,私人企業合併不外乎為了提高競爭力、降低成本,合併後可以大刀闊斧削減重複人力,但對國立大學而言,「總不可能資遣公務人員吧!要降低成本根本不可能。」林東清表示,這是大學合併效益難顯的原因。

「想像力大於執行力;萬一不小心沒執行好,只會變成第二流、甚至第三流(學校);要不就是很輕的合併,例如互相選課等等而已,沒辦法真正做到資源整合。」林東清觀察。

過去,合併國立大學也有成功案例,如屏東教育大學與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改名為屏東大學,但原因多是中南部缺乏生源,且同為規模較小學校。

論綜效:未必有助競爭力

無具體策略只能美化排名

執行難度高,本就是企業合併必經的過程。關鍵點是,校園追求合併的「綜效」思考:拿到更多教育部的經費贊助,是否是對學生、對所有利害關係人是最好的綜效?

時間拉回到2011年,教育部為鼓勵發展國際一流大學,提出「5年500億」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台大拿了30億元經費,以社會人文科學聞名的政大只有3億元。看似是經費差距,但5年下來,成了「台成清交」獨大局面。

翻開2015年台灣高等學院在英國高等教育機構QS的亞洲大學排名。台、成、清、交都在40名內,台科大第45名,政大在百名之外,對於政大校長周行一而言,當然心急如焚。因此,就購併術語來說,要求完整性以提高競爭力,政大自然找上互補性強的台科大,「也符合企業購併所希冀,希望提升競爭力。」

但,這對校園長期經營真的是好事嗎?

現在,歐洲大學也興起大學合併風潮,例如倫敦大學學院合併了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歐洲地區已有近百件大學合併案。《金融時報》直指,除製造出「超級大學」外,只是「在排名榜單上數字好看一點。」

如果,現在各所大學的合併行動只為了更多資金補助,這就像是企業為了帳面數字更漂亮而去做合併,希望吸引股市資金青睞。然合併永遠只是手段,並非目的。

最終,我們的校園要思考的是,我們到底想走到哪裡、可成為頂尖的策略是什麼?若想不清楚,這些合併行為只會淪為無意義的行動,從一流變二流!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