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因應極端氣候,兩岸合推養殖保險

2016-02-18 06:00

? 人氣

不過根據國際經驗顯示,一旦補貼實施後,補貼機制的退場於實際執行上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必須於事前設定明確的退場策略(包括時機或條件)以及穩定的財源規劃來支撐。這些配套都需要政府、學者專家、養殖戶、保險公司共同來研商找出最佳方式,別重蹈過去老是委由不了解實務的學者花大筆經費費時多年,做出不具實用性的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中國身為全球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水產養殖產量約占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74%。為配合養殖產業發展需要,目前正在各地積極試點推動水產養殖保險種類包括:海水魚陸地工廠化養殖保險、風力指數型水產養殖保險、海帶養殖風災指數保險、扇貝養殖風災指數保險、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大閘蟹氣溫指數保險等較台灣更積極且更具多樣性,特別是中國官方正透過互聯網技術整合農漁保險和貸款機制讓農漁耕更有保障,相當值得台灣政府參考。

鑑於國內養殖規模小,天然災害頻傳,災損查勘認定不易,保險費用高,一般商務保險公司承保意願不高,養殖業者參予投保意願低,而中國無論養殖規模及養殖面積均足以支撐養殖保險業務推動。為此兩岸若能透過漁業交流在相關保險制度研究和技術開發(包括防災技術、設施等)上進行合作並由具有聲譽之國際養殖保險公司來承保中國與台灣養殖天然災害保險業務,相信會較單獨研發及實施對兩岸養殖業者更有保障,也不會有如品種、市場等相互競爭之慮。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兩岸關係將進入新的局面,考量合則兩利,兩岸政府互遞橄欖枝何妨從養殖保險合作開始!

*作者為農業博士,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農漁業雜誌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