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觀點:因應極端氣候,兩岸合推養殖保險

2016-02-18 06:00

? 人氣

寒害災情嚴重,兩岸可合推養殖保險。(圖片來源:台灣好新聞)

寒害災情嚴重,兩岸可合推養殖保險。(圖片來源:台灣好新聞)

國內這一波霸王級寒害造成國內農漁業空前損失總計42億3086萬元,養殖漁業尤其嚴重達32億餘元,主要為虱目鱼、石斑、吴郭鱼、文蛤及鱸鱼等,單靠政府的「農業天然災害救助」暨低利貸款,不足以讓農漁民迅速復耕復養(如有證照養殖魚塭每公頃補助11.5萬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鑑於極端氣候發生頻度與力度逐年增強,而臺灣被評為全球最易遭受天然災害侵襲之天然災害熱點,像這次造成嚴重寒害等級的寒流未來還會再發生,為了讓養殖戶做好自主風險管理以及讓養殖漁業的投資和漁民生計更加有保障,要求推動養殖漁業保險的呼聲再起!

養殖保險非國內首創在國外已行之多年,好處在於對投資資本的保護,防範天然災害對人類健康、財產、養殖收成的損害,確保養殖收入,增加穩定和經濟福利等,困難點包括:養殖基礎資料不健全、保險費率難訂定、查勘損失認定困難及所產生的道德風險等。

因地制宜,日本政府實施了養殖互助保險與特定養殖互助保險;前者當養殖物因颱風、赤潮等天然災害與病蟲害、疾病等造成損失時給予補償(物損保險),後者當養殖業因天然災害流失或營養鹽不足,造成品質不佳等而減少時,補償其產值(產值保險) ,日本政府對水產養殖保險給予有力的支持,包括; 對參加養殖互助保險計畫的養殖者給予保費補貼,當損失超過互助保險計畫的賠償能力時,由政府負責相關賠償;另外政府還提供相關管理工作費用補助,來促進養殖漁業互助保險體系的良好運營;政府針對水產養殖保險中的特殊險種(如赤潮險)補貼三分之二的保費。

韓國政府則透過立法(養殖水產品災害保險法實施令)明定國家財政給予養殖業者59%保費補貼,還有再保險基金以及,設 計多種保險方案,養殖戶可以按照自身條件進行選擇;鮭魚養殖大國挪威每個養殖場都有保險,疫病損失、外銷貨款收不回來皆可理賠。

台灣屬全球水產養殖重鎮,筆者多年前即多次為文建議政府應該為推動養殖產業做足準備,但是因為缺乏完整配套且基礎資料遲遲未建立,目前只有一家公司取得水產養殖保單(屬產物保險)(農業只開辦高接梨保險,由政府補助保費1/3,有局部縣市加碼補助1/3,農友僅需繳納1/3到2/3的保費全台僅16戶投保),養殖戶與保險公司承保意願都不高,原因在於承保風險高、賠率複雜、養殖規模小經濟能力相對較其他行業弱勢等,這些都需要靠政府力量來協助克服。例如考量到國內水產養殖產業大多屬於家庭式小規模經營,養殖面積在1公頃以下占6成,若要透過保險來轉嫁損失,政府應該政策性提供部分的保險費補助來減輕養殖戶保險費負擔,才能提高養殖戶投保意願,降低天然災害對養殖戶生計帶來的影響。

不過根據國際經驗顯示,一旦補貼實施後,補貼機制的退場於實際執行上有相當程度的困難,必須於事前設定明確的退場策略(包括時機或條件)以及穩定的財源規劃來支撐。這些配套都需要政府、學者專家、養殖戶、保險公司共同來研商找出最佳方式,別重蹈過去老是委由不了解實務的學者花大筆經費費時多年,做出不具實用性的結果。

而中國身為全球最大的水產品生產國,水產養殖產量約占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74%。為配合養殖產業發展需要,目前正在各地積極試點推動水產養殖保險種類包括:海水魚陸地工廠化養殖保險、風力指數型水產養殖保險、海帶養殖風災指數保險、扇貝養殖風災指數保險、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大閘蟹氣溫指數保險等較台灣更積極且更具多樣性,特別是中國官方正透過互聯網技術整合農漁保險和貸款機制讓農漁耕更有保障,相當值得台灣政府參考。

鑑於國內養殖規模小,天然災害頻傳,災損查勘認定不易,保險費用高,一般商務保險公司承保意願不高,養殖業者參予投保意願低,而中國無論養殖規模及養殖面積均足以支撐養殖保險業務推動。為此兩岸若能透過漁業交流在相關保險制度研究和技術開發(包括防災技術、設施等)上進行合作並由具有聲譽之國際養殖保險公司來承保中國與台灣養殖天然災害保險業務,相信會較單獨研發及實施對兩岸養殖業者更有保障,也不會有如品種、市場等相互競爭之慮。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兩岸關係將進入新的局面,考量合則兩利,兩岸政府互遞橄欖枝何妨從養殖保險合作開始!

*作者為農業博士,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農漁業雜誌專欄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