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專文:解讀台灣貧富問題─從《扭轉貧富不均》談起

2015-11-29 04:50

? 人氣

近年台灣的貧富差距也拉大,圖為勞工團體的抗議活動。(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近年台灣的貧富差距也拉大,圖為勞工團體的抗議活動。(資料照片,余志偉攝)

主計總處公布我國所得分配時間約在每年 9 月,近兩三年來每當公布後不久,即有媒體報導我國有 160 萬個家庭入不敷出,有些則直接說這 160 萬戶落入貧窮!整個台灣約 800 萬戶,真的有五分之一生活於入不敷出或落入 貧窮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我們必須澄清入不敷出並非等同於貧窮,白話一點說,「不夠用」 和「生活於貧困」當然不同!一位年薪千萬的富豪,可能因為該年支出較 多(如購置房地產)而超出其該年總所得,因此稱他(她)該年為「入不 敷出」或「負儲蓄」,但這算是貧窮嗎?然而,對於一位低所得者來說,就 算是該年支出未超過所得而有了一點儲蓄,難道就不會是貧窮嗎?

問題來了,那什麼是「貧窮」(poverty)呢?世界銀行曾提出每人每日 生活費用低於 1.25 元為標準,全球約有 12 億人口生活於「貧窮」範圍內; 這種「絕對貧窮」(absolute poverty)概念雖簡 便,卻不適用於許多國家(包括我國)。事實上,大多數國家的「貧窮門檻」是取決於經濟分布的一 個適當位置,低於該門檻者才會被認定為貧窮(官方對貧窮的認定通常還 會加上其他條件);因此,若要了解貧窮,需更廣泛一點來問,一個社會的「不均」(inequality)該怎麼來看? 阿特金森這本《扭轉貧富不均》便提供一個多元、具國際觀且務實的看法,不僅可提供人們對於不均現象的認識,給決策者帶來一些政策擬定 的啟發,也可以是一本很好的大學教科書,特別是針對唸社會科學的人, 因「不均」乃是社會科學的起始點。

全書分為三部分,首先診斷不均現象,其次,阿特金森提出建議,最 後則討論建議的可行性。簡言之,這本書先教我們先認識「不均」現象, 才能找出原因,接著提出改善方案,才不至於亂槍打鳥,病急亂投醫!最 後,他不像一般經濟學者只是指點江山,他很務實的從行動者、國家與國 際社會的角度來討論,所提的意見究竟可不可行?

台灣的所得不均現況分析

我國主計總處每年所公布所得不均相關數據,是根據每年主計總處所 蒐集「家庭收支調查」資料來分析,目前主計總處所公布的家戶 所得不均倍數,簡稱「大島指數」(Oshima index)。我國 2001 年曾達到 6.39 倍的高點,2013 年是 6.08 倍,2009 年金融海嘯達到 6.34 倍以來繼續呈現微 幅下降。

我國在 1970 年之前,五等分位的大島指數曾高於 5 倍,此後二十年經濟成長快速卻仍維持相當的均等(低於 5 倍),直到 1990 年才又回升到 5 倍以上,而從 2001 年開始超過 6 倍。

為了瞭解我國「不均」更多的樣貌,也可採用年度綜合所得稅資料,以最高 10% 所得戶占全國所得比重來看,從 2000 年占 31.3%,上揚到 2013 年占 36.4%。數字歷歷,確實說明:在台灣,「有 錢人更有錢」。

財富重分配才是不均的關鍵

《經濟學人》2014 年曾報導,美國最有錢 1% 人口的所得從 1970 年代占 全國 9% 增加到 22%。彼得 ‧ 聖吉在 2012 年《必要的革命》一書中,也指 出全球前兩百大富豪財富等於最窮 25 億人口年收入總和。根據《遠見》雜誌 2015 年 3 月的報導,國內前四十大富豪 2012 年資產總計達 844.5 億美元, 占我國國富毛額的 13.5%。因此如阿特金森所說,不均才是二十一世紀的關 鍵議題,於是他在第一章就對家戶總所得做了仔細的分析與討論,這是理解不均的重要一環(見該書第一部)。

二十一世紀勞動市場    — 世代不公、社會福利與非典型工作

阿特金森有別於一般經濟學者,不只強調生產力,更對分配與不均有 更多著墨,他並嘗試提出具體可行改善措施。在十五項具體建議當中,雖 然是以英國為基礎,他卻試圖應用到歐盟各國。他觀察到近二十年來所得 底層的停滯,加上落入貧窮者許多仍擁有工作,亦即工作貧窮(working poor),發現問題癥結在於缺乏穩定的工作與薪資的最低保障。雖然全球化 導致市場力量更為強大,他認為仍有制衡的可能,並由此建立機制來降低 不均(不論是機會不均或是結果不均)。他根據實證資料指出,二戰後到 1980 年代間,貧富差距維持在相對較低的範圍,可見經濟發展與貧富差距二者關係並非絕對。因此他認為政府不能只想創造最大就業量,而應想辦 法把非自願性失業降到最低,並同時注意二十一世紀勞動市場的新特質。

不均的發生可以在世代內,也會在世代間產生。如果只是發生在世 代內,也就是個人憑藉來自遺傳的天分,自己的打拼,以及難以解釋的機 運,而有不同成就與收穫,這樣的不均還不至於被其他人所憎恨(阿特金 森所說的競爭性不平等)。可是,當前社會許多的不均是發生在起跑點的不 公(阿特金森所說的非競爭性不平等),這通常來自於環境(家庭背景、社 會結構、國家資源等)與世代間的移轉;人們對不均現象感到無力感,通 常是來自於世代間不公平的移轉!因為透過自身的努力競爭,未必能超越 結構性的不公。

阿特金森對此主張,要針對遺產或贈 與採收取累進資本終生稅。換言之,一個人一輩子能獲取遺產或贈與是透 過累加,超過上限即課予重稅,減少跨世代財富的累積;另一方面,他也 建議所有人到成年時,都應得到一筆資本稟賦(capital endowment),這是 拉平起跑點的一個辦法。

至於如何透過社會福利,在下一代中減少不均(見第十章)?特別是兒 童福利方面,他認為需要更積極投資,也支持普及式不排富的補貼措施, 才能讓有錢人覺得自己沒有被排除,也會更樂意交更多的稅,透過阿特金 森所主張加強累進效果的所得稅制,更可以發揮再分配效果。在「不拋下任何一個孩子(no child is left behind)原則下,他甚至建議應該在全歐實施 統一的兒福補貼政策,讓所有孩子擁有基本人生起點。

兼顧理論與實務

阿特金森的目標是要將當前逐步擴大的貧富不均程度,帶回到 1980 年「貧富不均轉折點」之前。同樣的,台灣也曾在那個年代同時有高度經濟成 長率與較低的貧富不均,那樣的「均富」,有什麼道理,在現在或未來幾年 做不到呢?

安東尼‧阿特金森和他的著作《扭轉貧富不均》中文版(天下文化)
安東尼‧阿特金森和他的著作《扭轉貧富不均》中文版(天下文化)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出版的《扭轉貧富不均》一書的導讀,作者薛承泰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本書作者安東尼‧阿特金森生於1944年,英國經濟學家,所得分配及租稅公平經濟研究的開創者與巨擘,經濟學知名的「阿特金森指數」即是以他為名。他的研究與貢獻以兩個領域為主:一是不均與貧窮問題,特別是所得的分配和財富的跨世代移轉;二是現代公共經濟學,尤其是最適租稅制度。影響力及於當今青壯世代經濟學家,包括《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作者皮凱提。皮凱提的研究師承阿特金森,深受其啟發,尊稱他為「所得與財富歷史研究教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