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柯韓兩人看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崛起

2018-11-28 05:20

? 人氣

「柯文哲說自己是墨綠,韓國瑜出身極藍,但他們都走在中間的路上。當然,先把意識形態擱置一邊絕非長久之計⋯⋯」(資料照,美聯社)

「柯文哲說自己是墨綠,韓國瑜出身極藍,但他們都走在中間的路上。當然,先把意識形態擱置一邊絕非長久之計⋯⋯」(資料照,美聯社)

這次九合一地方選舉,韓國瑜已經寫下了驚奇的歷史,他以國民黨邊緣人之姿,搖身一變成為了救世主,如果說這次是韓國瑜以一人之力,拯救全黨,其實並不為過。以韓國瑜爆紅的速度與能量來看,前所未有,不但民進黨跟不上腳步,從倉皇應戰到全面敗潰,國民黨內部也是瞠目結舌,對於這個「意外」的勝利,霎時間也不知怎麼應對。國民黨應該要了解的,這場勝利不是自己的勝利,單純是韓流效應的外溢,再加上人民對於民進黨這兩年來的胡作非為作個總檢討罷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能拿韓國瑜作為類比的,至今也只出現過一例,就是台北市長柯文哲。柯文哲四年前在勸進聲中宣布選台北市長,從一開始素人從政,初學乍練,到現在成為無黨共主,一人挑戰兩黨,也是寫下傳奇。從柯文哲到韓國瑜,我們是否能找尋兩者的共通性,解答這兩次台灣政壇上瞬間引爆的力量。這是政治文化正在轉變?還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最佳典範?

2018年11月24日台北市長選舉投票,25日凌晨開票結束,柯文哲宣布勝選,支持者歡欣鼓舞(AP)
「從柯文哲到韓國瑜,我們是否能找尋兩者的共通性,解答這兩次台灣政壇上瞬間引爆的力量。」圖為2018年11月24日台北市長選舉投票,25日凌晨開票結束,柯文哲宣布勝選,支持者歡欣鼓舞(資料照,美聯社)

要了解柯韓兩位爆紅的因素,不得不從他們的「非典型政治性格」談起。典型的政治性格就是大家從小到大熟悉習慣的政治人物樣貌,他們狀似言之鑿鑿,卻常表裡不一,根據他們的黨派與出身,大致上已經被選民歸類,屬於特定的階層範圍與政黨屬性。因此,他們的姿態、談吐、氣息都是在預期之內,大抵上符合社會某一群體的期待,每日所言都是標準模式的政治話語,餵養大眾視聽,有些千篇一律,了無新意,有些是枝詞蔓說,刷存在感。哪天一旦不小心超出邊界,說出了真話,就可能被認定為失言,會因此失足落馬還是一鳴驚人,單靠個人造化了。如果請你將印象中的政治人物樣貌寫出來,我想應該不乏是拘謹、古板和看似完美。典型的政治人物像是掛在牆上的古典複製名畫,看似經典卻又庸俗,歷久彌新卻又矯揉造作,表面上有著刻意為之的美麗,丹青之下盡是無聊的筆觸。如將之拿掉,牆面又過於白淨,好端端放著,日子久了,也成習慣了。

但非典型政治人物不一樣,簡單來說,他們沒有染上政壇積習已久的教條,不太會照著劇本唱戲,由於他們的爆紅是自己也沒想到的事,因此「做自己」就是他們從政行為的核心。千萬不要小看「做自己」的威力,非典型政治人物更能有效展露自己內心價值,他們不必透過包裝,反而呈現本質就是最好的策略,因為從政模式不一樣,他們不必刻意偽裝自己來尋求支持,反而是貫徹自己的信念,展露人格特質,讓民眾來追尋。所以柯文哲發表選後感言,笑稱是「阿伯回來了」,「而且明天還是一如往常一樣的工作」,這就是他以一貫之的形象,也是民眾喜歡他的緣由。由「一日市長幕僚」影片造成的炫風可以看出,沒有華麗的包裝,頑固但執著的柯氏風格展露無遺,照樣能成為網民追隨的目標。如果進一步觀察柯韓兩位說話的方式,會發現他們多半用直白易懂的語言,與社會大眾產生共鳴,與傳統政治人物差異甚大。

2018年11月24日台北市長選舉投票,25日凌晨開票結束,柯文哲宣布勝選(AP)
「進一步觀察柯韓兩位說話的方式,會發現他們多半用直白易懂的語言,與社會大眾產生共鳴,與傳統政治人物差異甚大。」(資料照,美聯社)

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公眾形象多半真實,表裡如一,講究自然的呈現,你會發現,他們都會勇於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在不完美的外表下,並不是顯露無知,反而展現真誠,就像柯文哲面對媒體逼問,他常對鏡頭說:「這我不知道,要帶回去好好研究。」或是抓抓頭,表情無奈,求饒不要再逼他表態了。又如韓國瑜自承才來高雄不久,很多問題還沒有完全想透。由此可知,非典型政治人物不將自己視為體制內的人,無意承接虛有的表象,這幫助他們有認知問題存在的能力,反而成為問題解決者。這也代表老百姓想看的是有血有淚的常人,而不是徒具形式的演員。

既然是半路出家,他們就不具有典型政治人物的膝跳反射式行為,因此韓國瑜喊出:「寧願乾淨的輸,也不要骯髒的贏」,確實跳脫選舉勝負定生死的格局,不管你喜不喜歡他,這句話的確比過去所有政治人物所喊的口號更為高明。而柯文哲的經典語錄,「垃圾不分藍綠」,一句極端政治不正確的話,卻成為了全國皆同意的至理名言,至今奉為圭臬。若要跟隨柯韓兩人之後,那還得要有自嘲的本事。可以這麼說,我國政界不缺形象,不缺學歷,不缺魄力之人,但要找尋具有幽默感雅士,實在寥寥可數。千萬別以為政治圈只能容納一本正經的無聊之人,幽默可是領導者的魅力泉源,西方的政治家已有無數個佳例。良好的幽默感是多半自嘲,或是說出眾人皆不敢說出的真話,不似以往政客常說出自我感覺良好的笑話。因此,韓國瑜用「禿子跟著月亮走」來形容自己,成為了這次選戰的寫照,柯文哲用柯氏語錄行走天下,其中不無道理。

由於非典型政治人物的起頭是靠個人魅力,他們的價值觀與處事風格很快地會形成感染力極強的文化,這種文化建立在選民的認同之上,跳脫了意識形態與階級。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政黨奧援基本上愈來愈不重要,他們透過的是文化魅力的纏繞,將選民老老實實的綁住。因此,韓國瑜不需要大老站台,柯文哲也無懼兩黨的夾殺,他們只需持續耕耘柯粉跟韓粉,就有源源不絕的群眾基礎。千萬別小看文化認同的影響力,傳統政治除了被意識形態、社會階層給左右以外,愈來愈多選民心目中理想的人選,就是看候選人所散發出來的氣質是否與自己相近。為什麼柯文哲年輕族群支持度居高不下?為什麼韓國瑜的基本盤瞬間成型?兩者文化氣質不一,卻都有相似的因素。柯文哲處事風格講求邏輯與理性,與大部分政治人物的迂腐和模糊有很大差異,他的團隊做事風格創新,明快流暢,明顯改進了對於傳統政府僵化的印象。而韓國瑜呢?他汗流浹背的樣子幾乎成了人民對他的基本印象,穿著藍色襯衫,熱情澎湃的登高一呼,對於身上某幾處已經被汗水浸濕也絲毫不以為意,跟台北政壇上的衣冠楚楚的政客差距甚大。而柯文哲的創新,韓國瑜的草根,就是群眾擁抱他們的最關鍵因素。如果有彼此文化共鳴的連結,自然有了群眾基礎。在台灣的選舉中,候選人與人民的共鳴愈來愈重要,文化共鳴講究認同,基本上就是在評量你與我是否為同樣類型的人?是否有相同價值觀?支持你是否會讓我日後蒙羞?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年長的人視柯文哲為沒中心思想的痞子,年輕人支持度卻高達八成。或是某些知識份子認為韓國瑜思想空洞,但他卻以賣菜郎殺出重圍。

20181124-國民黨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24日晚間舉行勝選記者會。(新新聞郭晉瑋攝)
「韓國瑜呢?他汗流浹背的樣子幾乎成了人民對他的基本印象,穿著藍色襯衫,熱情澎湃的登高一呼,對於身上某幾處已經被汗水浸濕也絲毫不以為意,跟台北政壇上的衣冠楚楚的政客差距甚大。」(資料照,新新聞郭晉瑋攝)

不僅如此,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政治行為多半務實,因不是長期接受特定選民餵養,他們不必走激化藍綠的路線,反而走得更中間踏實,在台灣政治極化愈來愈嚴重之時,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出現反而讓緊繃的局勢有了緩衝,這代表台灣人民極度厭倦藍綠惡鬥,近二十年來,哪一場大型選舉活動不是在吵相似的話題?藍綠對決就是群體政治弱智化,格式化的展現。因為走在中間,所以非典型政治人物不具備顏色包袱,支持度跨越藍綠。在柯市府裡面,從新黨到民進黨都有,運作也能順暢。韓國瑜也喊出,選後大家都是朋友,不分黨派共同打拼。這種素人從政卻跨越兩派的情況在國外早有先例,法國總統馬克龍就是經典一例,他以一位政壇新人,打破左右之爭,一年內改變了法國政治的面貌,所領導的政黨「共和前進!」也是立志要跨越左右陣營,堅持中間路線。

柯文哲說自己是墨綠,韓國瑜出身極藍,但他們都走在中間的路上。當然,先把意識形態擱置一邊絕非長久之計,投身地方選舉可以暫時逃離意識形態的檢視,但馬上這將成為更上一層樓的最大障礙,他們該如何處理未來棘手的意識形態之爭?個人風格是否能持續跨越藍綠神主牌的糾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知道。儘管如此,他們的確都為台灣政壇帶來活水,民眾也對他們寄以厚望,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出現也證明了台灣的民主正在前往一面新頁,台灣人民愈來愈看重候選人個人特質,而非黨派所下的框架,或是意識形態所設的泥沼。希望愈來愈多的非典型政治人物日後仍以「做自己」行走政治,突破既有政治的沉痾,改變既往的非藍即綠的競爭模式。

*作者為倫敦大學學院經濟碩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